当前位置:

黑 石 寨

来源:韶山史志办 作者:蒋昌鹏 编辑:刘峻辰 2009-12-26 00:00:00
红色韶山
—分享—

杨林乡的地形是盆地,它是湘中丘陵中的一个小盆地,四周高、中间低、黑石寨在乡境西南角,位于韶峰的东北方。海拔高度为581米,是全乡最高处。骑龙分水,山南属韶山乡,山北与东属杨林乡,西面与湘乡市的书堂大山相连,绵亘数十里,林壑极美。

一、四方滴翠

从韶山车站乘汽车,沿灰韶公路西行,不到7公里,便到了古镇瓦子坪,转向南车行两公里,沿红旗水库两岸,经“石门仙迹”再行300多米便到了“四方坪”。7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和毛福轩、李耿侯、蒋梯空等先烈们多次走过“四方坪”门前这条大路,往返于韶山、杨林山水之间发动农民革命,所以这一路留下了一代伟人的足迹。在四方坪环顾四周,见夏山如滴,高峰插天,故命名为“四方滴翠”。东边那竹影婆娑之翠谷,古称“斑竹托”,“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人在此中,望白云悠悠,听百鸟嘤嘤,溪水叮咚,确是妙境。斑竹托东之雪峰顶,岿然高耸,气势不凡。

这里一年四季,美景常新。春花烂漫,夏山如滴,秋山红叶胜春花,雪峰顶山堆银烂。从“四方滴翠”向西,沿途的每条山冲都是仙境,尤其是车家长冲,长有四华里,两边高山、树木阴翳,溪水日夜奔腾,是泄入红旗水库中流程最长,流量最大的山溪,山溪尽头上去,西边便是书堂大山,“八亩田”便是初唐大书法家欧阳询隐居过的书堂,古居犹存。“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此中美景,也可以说:“长冲路上应接不暇”了。传说这长冲溪中还有仙人留下的“仙人钵”,值得一寻。

二、鬼谷雄踪

这里原名鬼打托,相传明代初年在宝林寺开山立派的老和尚带着一个小和尚在韶山做完法事之后,半夜翻山过来,碰到一群恶鬼,要吃师徒二人,老和尚以袈裟和僧袍覆盖小和尚,施用隐身法术,师徒二人睡在路边草地上,若无其事,小和尚开始很害怕,后来全然无事,化险为夷……小和尚在师父身边安然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这事便传遍了石旗冲。因此,从邓前湾到枫树坳的这一段长长的山谷,便得名为“鬼打托”。到民国年间,住在邓前湾的胡老爹,说自己在有一天清早看见一个人被打得遍体鳞伤倒在地上,口中仍是“啊呦,啊呦”叫个不停。胡老爹取一个篮盘盖在此人身上,又只听得篮盘咚咚作响。这样一来,人们以为此山有鬼,名不虚传。鬼之有无,且不去辩,但此山有虎,却千真万确。毛泽东同志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为了救国救民,一生偏向虎山行,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后人来此寻找他的雄踪伟迹,也该是很有意义的事。

三、枫林远眺

“鬼打托”尽头的山脊上,古人叫做枫树坳。这里向北可见瓦子坪,向南可见滴水洞景区,向西不远处便是书堂,向东沿山脊行便可到杨林乡最高处黑石寨了。余曾有诗云:

携来百侣数曾游,四望群山景最优。

席地畅谈缘励志,毛公足迹耀千秋!

四、古寨峥嵘

黑石岿然立楚天,峥嵘古寨靖烽烟。

登临极目众山小,地与韶灵一脉连。

从枫树坳向东走一里多路便到了杨林乡最高处海拔581米的黑石寨。最高处,巨石连绵,古人曾给这些巨石名命名为“狮子滚绣球”。登临其处,下望群山,确实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这里作为山寨,大概是多少个朝代都有过的事情,只是史无明文,不便曼拟。民间传说,元顺帝末年,天下大乱,有姓陈的两兄弟:一个叫陈仁德,人称八大王,率众据石屏山(黄羊山是石屏山主峰北面高坡及坡下一带)一个叫陈仁亮,人称九大王,率众据黑石寨。后来,官军(有人说是明代朱洪武的军队)使用黄羊阵,破了石屏古寨之后,又随即发出信号,引诱九大王的人马下山去支援石屏寨,并预先在金鳅下海等处要道设下埋伏,致使九大王这支队伍也全军覆灭。

这里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山上有水源,具有建寨驻军的许多优越条件。老人们说,民国初年还曾有一些人在此立寨,寨主姓周。后来,有一天,周寨主经过石旗冲回山寨去时,有人预先在路边的榛莽中,等他走近时,出其不意用梭标捅死了他。此后,黑石寨就只有空名了。

山顶上原先建有很多房屋,“狮子滚绣球”之南还存在有一道石墙,墙南有一大片平坦而肥沃的土地,适宜种麦种豆和瓜果蔬菜,这片沃土附近,原有一年四季不干涸的山泉,而且水量丰富,灌溉饮用都很方便,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韶山学校师生在其处建有蔬菜基地,七十年代杨林公社联邑大队在北坡刘家岭办林场。在黑石寨顶上种了许多桃、李、葡萄,北坡油茶林下种了许多药材,山窝平地种了许多茶,至今还可看到一些当年所植之桃、李,特别是茶。茶林中一带还可看到六百年前的石砌寨墙一道又一道的石砌防线……

如果将来有人来主持开发,这里完全可以辟为一个最好的景区。因为这里地势高,四面环顾,可望到很远的地方,下望群山,甚有“十万峰峦脚底青”之感,尤其南北两面高坡均极为雄伟险峻,无论谁登临黑石寨极顶,一定都会赞不绝口。

黑石寨北坡,刘家岭之上两百多米处有一石洞,可以容纳六、七人席地而坐,加以挖掘,把积土清出,可开辟出一个庐山仙人洞式的景点,石洞边原有古楠一株,后被伐去。石洞以东有一平坦处,是古代寨民们的屠宰场,山中人称其为“杀猪铺子”。这里如果建一凉亭,供旅游者休憩、观赏山景或饮酒、赋诗,自有无穷乐趣。“狮子滚绣球”之下有虎穴,还有一块巨石,至少有2000多斤,悬空架在另两块巨石之上,此石当不亚于庐山、岳麓山两处之飞来石。

站在黑石寨顶上,远望湘中大地,湘潭在东,宁乡在北,湘乡在西……近处,向北下望可见大青沟和青沟水库,平视可见石屏山;南坡下便是韶北村,向南可见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纪念园,以及青年水库等处,波光山色、四季宜人,远望近观,均有无穷乐趣。

山上还随处可见紫微花树等名树名花,南边的丛莽中还隐藏着优质有王者之香的幽兰。

五、鹿鸣翠谷

翠谷幽深百草馨,当年众志苦经营。

赏心乐事君须记,轻抚梧桐听鹿鸣!

19741129,王震将军亲自来杨林视察,到了黄羊山开田耕地……他对区委书记毛泽普说:“杨林这地方仍太穷了……西南边的大山中好养牛羊,好养鹿呗!为什么不发展养殖业?”毛泽普当即请示王震办鹿场的事。不久,就从东北调来了100头梅花鹿到韶山来,韶山公社、杨林公社各50头。此事当日杨林尽人皆知,开田耕地的许多民工还目睹了王震将军风采。杨林中学师生则为营建鹿场出了大力。

杨林鹿场建成黑石寨主峰之下,翠谷幽深,清荣峻茂,春日夭桃艳艳,兰蕙飘香,夏日四山如滴,凉风习习,是天然避暑胜地;秋高气爽,草木未凋;冬天温暖,寒风不入。一年四季,风景宜人,发源于黑石寨高处的几条小溪,汇聚于鹿场之前,终年不断流淌,实在是一个美妙的山谷。

六、黑龙吐水

高处藏龙目正瞵,常开笑口吐甘霖。

冬犹日夜潺潺响,直下云湖向海门。

鹿场之东,高坡上有古地名曰:“龙眼托”形似“黑龙吐水”。她虽然还处在榛莽之中,略加修饰,自会维妙维肖。特别是一年到头“常开笑口吐甘霖”!黑龙头上还积存着许多螺蚌之壳,难道这里也是地壳大变动之时,海底上升了的缘故么?

七、石洞神泉

这是刘家岭主人家的饮水井,天然的战备井,神奇的白玉泉,也许她会胜过一般矿泉水。

井上是巨石覆盖,井边有一块尺多长的长方形片石上刻“岳渎钟灵”四字,原是晚清湘军将领章合才家坟山之物,移用于此,也还适合。泉水神奇之处,一是可以舀来冲鸡蛋服用;二是日日满盈清澈。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山水清音总是诗”!如果你来此观美景,饮神泉,你会觉得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如果你是诗人,一定会灵感袭来,诗兴勃发的了。

八、翠竹仙台

这里原名刘家岭,这座民居原来是章合才家为了守护章的一位如夫人的坟墓而建造的墓庐。进了石旗冲,要上刘家岭,这里风景独好,传说这里还是八洞神仙曾经驻足纵览飞云的地方。

站在这里,极目楚天舒,真令人陶醉,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这里四周翠竹万竿,南边即黑石寨主峰,向东、北、西三方远望湘中大地,广袤无垠,千山万山,都象群龙起舞,向你脚下扑来,有时觉得是苍山如海,有时又见云海苍茫,真令人感到如登仙境,乐趣无穷!

“云台争比钓台高”。东汉光武帝的图画功臣的云台,诗人说它比不上严子陵的钓台,我看严子陵的钓台未必比得过这里的仙台!这里一年四季鲜花盛开,梅兰竹菊之外,还有紫微、紫荆……竹林中到处是名贵药材、珍禽异兽……《三国演义》中叙述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传为千古佳话。要是你能来这里良朋把酒纵谈天下事,细论诗文,这儿真是最理想的地方!

九、金盆漾月

清荣峻茂地形奇,月漾金盆鹤眼迷。

石匣黄金深土内,百年高卧古侯妻。

翠竹仙台向东走70米,便见到一座大坟,是湘军大将章合才一位如夫人(妾)的佳城。人家命名为“金盆漾月”。坟墓北倚西南面朝东北,整个山冈似大鹅卵形,由南而北成80度角倾斜而立,竹树繁茂,四季皆美,岗下双溪环合,溪水流下红旗水库,山色波光,天然俊秀,妙不可言,到此一游,忘返留连。

十、双鹤云栖

双溪流水送华年,到此寻芳夜不眠。

对月高吟闻鹤唳,洗清俗虑自悠然!

相传从前有一位诗人,爱慕此间山水,到此寻芳,流连竟日,夜宿山庄,深夜犹未成眠,乃起床步月,听双溪流水潺潺,看山野月明如昼,想起自己漂零半生,尚无成就,不免对月伤怀,凄然下泪,忽听庄后高高的松树上传来几声鹤唳,倍感清新,悉烦顿息。次日,题下此诗,告别主人,悠然出山而去。

这里春日山花烂漫,夏木扶疏,秋山红叶,冬日雪漫银岗,流水终岁潺溪,林鸟四时间关,真乃洞天福地。

来源:韶山史志办

作者:蒋昌鹏

编辑:刘峻辰

阅读下一篇

返回韶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