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毛氏源流

编辑:刘峻辰 2009-12-28 13:43:35
红色韶山
—分享—

  毛氏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中赫耀千古的一大世家,自古多人才。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述,汉民族的祖先,五帝之首的黄帝,其曾孙中有一个叫帝喾(高辛)。相传帝喾与元妃姜嫄“野合”而生下一子,认为不吉祥,于是姜嫄将婴儿丢弃在狭窄的巷道里。哪知牛马走过而不践踏他,欲置于林中因逢行人而未果,放在冰河上又为一群鸟儿用羽毛相护而没有冻死。姜嫄感到这是个神孩,便抱回家中自己抚养。因为弃之再三,所以将孩子取名叫弃。弃在少儿时即爱农耕游戏,到了成人时期对农耕更是情有独钟,于是被尧召为农官,专职领导农业生产。舜帝时,封弃于邰地(今陕西扶风、武功一带),号称后稷,另姓姬氏。后人尊后稷为农神。后稷之后数百年,他的第十四代孙建立了周。在西周大分封中,周文王第六子郑,被封于毛国。后人以国为氏,称郑为毛郑。因为毛郑是王、公、侯、伯、子、男中的第四等诸侯,享受世袭特权,所以又称为毛伯郑,被毛氏奉为鼻祖。

  据《韶山毛氏族谱》记载:

  吾姓系出周姬文王子毛伯郑之后,世为周卿,因国为氏。

  关于毛氏的始居地,《百家姓》注为西河郡,韶山毛氏家谱每本扉页上都赫然印上“西河堂家藏”。西河,指黄河中游今陕西、河南交界的一块区域。今有专家考证出毛氏家族的原始居地,即在于一个叫做“毛”的地方──也就是今河南省宜阳县境。

  随着社会的变迁,部分毛氏向外迁徙,而大的趋势是往南。《韶山毛氏族谱》记载:

  吾族派接西江,自宋工部尚书让,世居三衢,生子休公,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兼殿中侍御史,出守吉州,迎尚书让公就养,占籍吉之吉水龙城家焉。

  文中“三衢”即浙江衢州,毛泽东的祖宗毛让公世代居住在浙江衢州。毛让公长子毛休,北宋初为朝廷命官,出守江西吉州。不久全家籍入龙城。

  毛让在江西吉州吉水被奉为毛氏一世祖。毛休、毛任为二世祖,在该地生息繁衍,子孙外迁者颇多。

  元末明初,吉水有位毛太华,为避战乱,长途跋涉,到达云南澜沧(现云南丽江永胜境内),后娶当地少数民族女子王氏为妻,生有八个子女,其中四个儿子被分别命名为清一、清二、清三、清四。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朱元璋推翻元朝,定都应天(南京),建立明朝。他采取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颁令免征江西、湖广等地田租,减轻人民赋税。这时,元将松山占据云南,拒不投降,赋税繁重,民不聊生。毛太华可能在这时曾投入朱元璋的明军,立有军功,遂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携带长子毛清一、四子毛清四回内地,住湘乡县城北门外绯紫桥。

  十余年后,毛太华仙逝,墓葬湘乡五里牌道士山。毛清一、毛清四迁徙湘潭三十九都,即清朝时称呼为七都七甲的韶山,开种铁陂等处的田地,编为民籍。铁陂,今韶山市韶山乡铁皮村。后毛清一再迁至今滴水洞附近的东茅塘一带定居。毛清四则仍然居住在铁陂。

  这段历史事实,清光绪七年(1881)的《韶山毛氏族谱·源流记》记得相当清楚:

  始祖太华,元至正年间,避乱由江西吉州龙城迁云南澜沧卫,娶王氏,生子八。明洪武十三年庚申,以军功拨入楚省,惟长子清一、四子清四与之偕行。解组侨居湘乡北门外绯紫桥,十余年,没葬五里牌道士山。后清一、清四二公,卜居湘潭三十九都,今之七都七甲家焉,开种铁陂、乌塘、东塔等处,共田四百余亩,编为一甲民籍。

  韶山毛氏有五房之说。

  毛氏明洪武十三年(1380)迁湘,到乾隆二年(1737)初修族谱成,时间过去了357年,人丁蕃盛,难以统揽。于是从毛氏第四代传人中,选取了较有成就、较有影响而子孙发脉又较多的震、瑺、鉴、琛四人作为各房房祖。不属这四人直系血脉相传而又人丁稀少的旁枝宗人,即按亲疏择近归入四支。这便是毛氏四房房祖的来历。其中毛震为清一长子有伦之长子,毛瑺为清一次子有信之长子,毛鉴为清一次子有信之次子,毛琛为清四长子有智之子。这四房应该说是毛太华血脉相传的正宗。

  第五房有些特别,严格地说,它是韶山毛氏的宗亲会宗而来的。其先人毛命传,与毛太华原在江西龙城同住茶乡,后携其子全山等与毛太华同时入滇,同样被朝廷赐田入湘,一开始便在韶山石犭羊落籍。不过这一支人丁不蕃,景况不盛,无法像毛太华那样开宗立派。清乾隆年间,韶山毛氏兴修族谱时,石毛氏便捧着本支家传亲供前来会宗,因一修族谱已成,只好殿后附载。到了光绪年间二修族谱时才由主事人员确定了代别对应关系,从此石犭羊毛氏正式成为了韶山毛氏的第五房。唯一的差别,前四房是以代表人物的名字命名,而这一房是

  以居住地命名。这就是韶山毛氏五房的由来。韶山毛氏除尊太华公为始祖外,称毛震、毛瑺、毛鉴、毛琛、毛全山五公为五大房祖。据1989年统计,韶山毛氏五大房共有3421人。其中,震房最兴旺,毛泽东属于震房。

  韶山毛氏修谱较晚,其建祠比修谱又晚了20年,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始建毛氏宗祠,三十一年建立毛震公祠。这时离始祖迁湘已经快四百年了,这说明韶山毛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奋斗过程。在明清社会十分重视宗法关系的体制下,韶山毛氏还是将举族的血脉繁衍流传有序地记录了下来,并且从第七代开始,制订了派名谱系,规范了族名用字,其派字前20字依次是:

  立显荣朝士,文方运际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四月二十七日,毛泽东的祖父毛恩普降生。他字寅宾,号翼臣,排行四,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十月十七日卒,葬于韶山滴水洞虎歇坪,有墓尚存。妻刘氏,清道光二十六年八月初二生,清光绪十年四月二十六日卒,葬在韶山东茅塘回阴尖峰下。生一子,毛贻昌;二女,长女嫁张家,次女适贺家。

  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字顺生,号良弼,排行一。清同治九年(1870)九月二十一日生,民国8年(1919)十二月初三卒,葬在韶山南岸楠竹圫。贻昌生五子:长、次早殇,三泽东,四泽铭(泽民),五泽覃;生二女,均早殇。

  《韶山毛氏族谱》中记载毛泽东:“闳中肆外,国尔忘家”。清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1893年12月26日)辰时生。

  

 

  毛太华画像

  

  

 

  毛氏族谱

  

  

 

  云南永胜祖居地

  

  

 

  江西省吉州祖居地

  

  

 

  湘乡绯紫桥祖居地

编辑:刘峻辰

阅读下一篇

返回韶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