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
加强党对社区的领导,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3月下旬,我部开展了社区党建工作调查研究,就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进行了探索,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
一、以执政为民为主导,进一步树立社区党建的指导思想
把社区党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为民服务上,这不仅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社区党建中贯彻落实的需要,也是社区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的需要。
(一)进一步增强服务理念
社区党组织要在实践中实施为民服务,在服务中扩大影响,发挥作用,获得认同。增强社地区的凝聚务和吸引力;同时,各级党组织都要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职能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做到对社区少派任务,多搞服务;少下指标,多给支持;少提要求,多办实事,为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采取运行有效的方式开展服务
社区党组织在为民服务中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转变观念,调整方式。要采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办法,来推动社区各种力量共同为民服务。社区党组织可根据党员的个性与特长为他们设定岗位,明确职责,通过“党员奉献服务队”、“共产党员先锋岗”等载体,以共产党员的模范行为带动社区全体成员和单位投身社区服务工作。让每一名党员都充分认识到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并以强烈的责任感投身其中,无论何时何地,责任的理念不变,服务的宗旨不改,模范的作用不丢。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立在职党员服务中心等协调管理机构,组织社区单位和成员,在社区党组织的带领下从事社区服务工作。
(三)形成社区党建的绩效评估机制
社区党建工作成效如何,应把社区居民满意度作为检验的根本标准。因此,社区党建工作应融入各项为民办实事过程中,如解决社区职工下岗问题,扶贫济困和争创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等。社区党建工作就是要围绕这些为民办实事来展开。
二、以提高党组织的能力为目标,建立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机制
社区党组织要在社区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成为社区的坚强战斗堡垒,关键是要加强自身建设。从当前本市社区实际情况出发,尤其要抓好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
(一)完善社区组织机制
应对社区党组织的地位和职责做出明确规定,使社会各方面对社区党建工作给予更加有力的支持和配合。市领导在社区应建立联系点,帮助解决社区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应设立社区党组织专职书记或副书记,切实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力量。为适合改制企业党员流入社区的现象,应进一步理顺和加强组织设置,向非公经济组织、办公楼、居民集中居住地三个方面延伸,并根据党员情况相应的建立党组织,以不断扩大党在社区的覆盖面。在党员较多且相对分散的居民区,可划分为若干党小组,实行有效管理。同时,建立“流动党员登记站”,让流入党员主动找组织,确保党员“有家可归”。
(二)加强协调共建机制
要建立和完善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并加强对社区议事会的组织领导,议事会主任由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其职责是做好党对社区自治组织的领导工作,积极推进社区管理的民主化进程。建立健全有关制度,进一步明确共建工作的指导方针、基本原则、活动方式及社区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的具体要求。
(三)改进教育管理机制
要切实加强分类管理,对退休职工党员,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引导他们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对流动党员,设立临时党支部或由专人负责管理,并建立临时档案;对失业(下岗)党员,应鼓励他们自强自立,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这样,使党员“人人头上压指标,个个肩上担责任”,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在学习内容和活动方式上,要贴近不同群体党员的需要,积极引入和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育管理,采用网上党课、远程教育等形式,不断拓展教育管理的渠道,丰富教育管理的内容,增强教育管理的效果。
(四)健全培养培训机制
要加强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建设,通过从社会引进大学生、从机关选派挂职人员、从镇机关下派优秀干部、从下岗职工中招聘人才等多种渠道,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社区干部进行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实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搞好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同时,要不断加大对社区的投入,在积极改善办公条件、提供必要活动经费的基础上,切实关心和支持社区党务工作者,逐步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
三、 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构建社区服务新体系
(一)整合社区服务资源
社区党组织要充分挖掘自身资源,通过深入的教育宣传、学习培训和有力的组织发动,引导社区内的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使他们成为社区建设的主体。社区应加强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的沟通协调,做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形成为社区居民群众服务的合力。引导和鼓励“社区能人”为社区建设献计出力,借助他们的智力或财力支持,努力为社区居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二)强化自我服务的功能
根据居民群众的需要和个人的爱好、专长及能力,在社区组建治安巡逻队、家电维修班等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社区居民的自我服务活动。积极引导居民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成立健身队、读报组等团队,不断丰富自我服务的内容,提高自我服务的水平。
(三)是完善扶贫助困的载体
要在社区建立扶贫助困救助中心,对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予以及时有效的救助。可借鉴一些地方的社区“爱心银行”等形式,通过党员捐献、社区内募捐及社会热心人士捐赠等多种渠道建立起扶贫助困的基金,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继续完善再就业服务中心,与用人单位建立固定联系,为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用工咨询、劳动技能培训等经常性的服务。
(四)培育有偿服务的市场
引进社会服务机构,让小型超市、便利店、社区医疗诊所等进入社区,为居民群众提供低偿或有偿的服务。
来源:红星网韶山分站
作者:党建组
编辑:刘峻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