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强四类培训,努力提高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来源:韶山红星网 作者:党建组 编辑:刘峻辰 2009-12-26 00:00:00
红色韶山
—分享—

韶山市整合教育培训资源,采用岗位知识培训、实用技能培训、法律法规培训、学历教育培训等四类模式,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着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一是加强岗位知识培训,提高总揽全局能力。以市委党校为主阵地,采取聘请专家授课、远程教育听课、集中讨论交流等方式,重点围绕村干部职责、村务管理和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和任务、新农村建设等农村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对村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和岗位业务知识培训。

二是抓好实用技能培训,增强帮带致富能力。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和市农广校为主阵地,由市委组织部和市农办牵头,围绕种养殖等农村生产技能知识,组织远程教育学习,邀请农业专家为村干部进行农村实用种养殖技术讲座。通过实用技能培训,使广大村干部都掌握了12门的农业实用技术,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党员干部的帮带致富能力。

三是举办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根据 “五五普法”规划,针对农村干部的特点开展法制教育培训,组织村干部、村级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全面系统的法律学习和培训。通过法律知识培训,切实提高了村干部依法解决农村复杂问题的工作能力,为构建和谐韶山提供了良好的治安环境。

四是开展学历教育培训,提高整体文化素质。依托市委党校、湘潭电大等有关院校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积极支持和鼓励45周岁以下、有能力、有群众基础的现任和后备村干部参加继续教育,提高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同时,建立村干部继续教育学费补助制度,由市财政补助学员学费的40%

已经启动的第一批由市委党校培养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的44名村干部和后备村干大学生将于今年7月顺利毕业;目前正在启动由湘潭电大负责实施的现任村干和村级后备干部大学生培训工程,计划今明两年再分期培养60名大学生,每年培养30名。届时,全市61个行政村将实现每个村至少有一名大学生村干的目标。

来源:韶山红星网

作者:党建组

编辑:刘峻辰

阅读下一篇

返回韶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