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毛主席回到阔别32年的家乡,他来到亲笔题写校名的韶山学校,与师生们留下了一张“仿佛听得见笑声”的照片。50年后的今天,韶山人民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纪念毛主席视察韶山学校,重温伟人情怀,追思伟人教诲,发展韶山教育。
韶山学校前身是韶山毛氏族校,创建于1921年秋,是毛泽东委派其弟毛泽民回乡创办的,从开办之日起,就成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阵地,是韶山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营垒。在革命战争年代,学校培训和造就了如毛楚雄等一大批革命积极分子。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6月26日上午,毛主席亲临由他亲笔题写校名的韶山学校视察。视察中,他亲切地询问了师生工作、学习情况,风趣地与师生们交谈。他鼓励老师:“青少年工作很重要。”谆谆教导学生:“世界是你们的,希望和前途属于你们。”并与师生亲切合影,留下了那张被诗人臧克家称之为“仿佛听得见笑声”的经典照片。6月26日也成为该校的校庆日。50年来,韶山学校已经由原来的一所小学发展壮大成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成为外国友人眼中中国农村教育的“窗口”,为祖国建设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
纪念大会上,湘潭市委副书记、市长余爱国,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韶山市委书记杨广分别发言。韶山市委书记杨广在讲话中说,韶山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中外闻名的学校。她的诞生与发展,凝聚着毛主席的无限深情和希望,一直备受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朱德、董必武、彭德怀、聂荣臻、李富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校视察,对学校寄予厚望。近年,北京大学周其凤校长和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校长等教育界知名人士也先后来学校指导工作。原苏联、朝鲜、越南、坦桑尼亚、澳大利亚等国家高级代表团及美国、日本知名人士、友好团体也先后到学校参观访问,将学校誉为“中国农村教育的窗口”。50年来,韶山学校在省委、省政府,湘潭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韶山人民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下,学校建设不断加强,办学条件日益改善,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影响力日益深远,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他表示,韶山人民必将牢记毛主席的嘱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始终坚持教育为先、德育为本的办学理念,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办好韶山学校,发展韶山教育。
湘潭市委副书记、市长余爱国在会上说,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三尺讲台,关乎未来。当前,我们正处在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富民强市的重要时期,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人才队伍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他要求,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一定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全力支持韶山学校发展;要以毛主席改造世界的魄力推进改革创新,实现学校办学质量、规模、效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被誉为“中国第一幸运伉俪”的蒋含宇、彭淑清夫妇应邀出席了纪念大会,并深情回顾了毛主席视察韶山学校时与师生的幸福会见时的情景。他们说,正是因为这段特殊的经历,他们幸福地结为伉俪。多年来,夫妇俩一直把对毛主席的热爱,作为一种力量鞭策自己的行动,踏踏实实地做人,勤勤恳恳地工作,为党的事业默默奉献。
大会由市委副书记、市长谢振华主持,湘潭市委副书记、市长余爱国、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省韶山管理局副局长晏晓明、湖南大学副校长章兢、湘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巧艺、湘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苏健全以及韶山市有关领导和共建单位代表、校友代表出席了纪念大会。会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兴致勃勃参观了校史展览。
来源:宣传部
作者:李霓
编辑:刘峻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