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 嫁
过去境内婚嫁,首先由男女两家交换子女生庚八字,双方请算命先生“合八字”。查有无冲克后,彼此同意便交换庚字,由男方出具礼物定庚。迎娶之前,由媒人将男方择定的婚期报告女方,叫报日;女家先天把嫁妆抬到男家,叫铺房;男家以聘礼回答女家,叫过礼。迎娶之日,男家备红色彩轿到女家接亲。新娘到男家,彩轿先放置在堂屋前坪大方桌上,行礼祷祝喜神之后新郎新娘行合卺礼,喝交杯酒或交杯茶。新郎新娘整装后,到堂屋行庙见礼,秉烛鸣炮,地铺红毡,恭拜祖先、长辈,并相互行礼,叫拜堂。长辈亲友将红包封投至毡上叫“见面礼”。尔后,新郎新娘进入洞房,由新郎的姐夫一类人物抛果子赞床。当晚,洞房内灯烛辉煌,亲友一起逗趣、闹房,或请小乐班唱戏闹房。婚后第三天,新郎新娘去女家,称回门。女家备酒席遍请送铺箱礼的亲友、邻居表示酬谢,叫吃回门酒。这天,女家青少年向新姑爷脸上抹红逗乐,即使最机灵的新姑爷也难于避开。新中国成立以后,群众对这种礼仪进行了改革。有的改用茶话会形式,会上主婚人、证婚人和来宾分别致词祝贺和勉励,然后新郎、新娘答词作谢,气氛生动活跃,人称“文明结婚”。还有人举行旅游结婚,蜜月生活丰富新颖。80年代后,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倡办集体婚礼,这种婚礼简便热闹。
丧 葬
境内死了人办丧事叫“白喜事”,治丧先“成服”。丧主在死者初终时,散发以麻系之,戴三楞冠,持孝棍(或称哭丧棍),着白色布孝衣,肩披麻布,腰缚草绳,脚穿草鞋,儿媳有头髻的解散披麻。孝子报丧时,迎接吊唁者行跪拜礼,受拜者不回拜,只作一般答礼表示。死者停放在家,要办“吊席”。治丧请礼生、道士或和尚超度。吃食上,儒道两家不避荤,每天一次正席;佛教用斋菜。亲友送礼多为纸金银锭、钱纸、香烛、香饼、箱贡、挽幛和挽联等,孝家答以白布一方,叫散白。散白须视亲疏辈份,规矩甚严,俗谓“红喜事难尊客,白喜事难散白”。晚奠过后约亥初始唱夜歌子,彻夜守灵。送殡一般向仪仗坊租用虎头牌以及锣鼓细乐等,灵柩用两匹白布拖起,称“拖丧”,孝家和送殡的亲友都走在拖丧里面。送葬的队列前由一人沿途抛散钱纸,称“买路钱”。穷困人家衣食尚不足,丧事就简陋多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境内治丧仍做道场,但一般规模不大。60~70年代,道场一度被取缔,改开追悼会,风气为之一新。80年代以后,丧葬旧俗又一度恢复。但丧礼一般以被面、衣料或毛毯为挽幛,以现金包好作丧仪,出殡也无送葬仪仗。后又改超度活动为唱戏、奏乐或放音乐磁带,从简者孝子戴黑纱或白纱帛。近年来用火葬的逐渐增多。
祈 福
毛泽东诞生于1893年12月26日,逝世于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后,韶山人民以及全国人民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伟人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每年农历正月初一、9月9日毛泽东的忌日和12月26日毛泽东的生日,这三个日子里,韶山人民和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涌向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和毛泽东青年塑像公园,向毛泽东塑像敬献花篮,燃放鞭炮,烧香叩头,韶山冲的乡亲们还按照古老的习俗用“三牲”祭拜,表达缅怀之情和祝愿之意。12月26日,韶山人还用吃福寿面这种方式给毛泽东过生日,韶山人和来韶游客都可在韶山冲免费吃上一碗“福寿面”,寄托对毛泽东的绵绵思念。韶山人纪念毛泽东的各种方式,渐渐地演变成当地的一种民间风俗,寄托着对伟人的崇敬和思念,寄托着对未来的祈求和祝福,祈求家人平安幸福,祝愿人民生活安康。
来源:
作者:
编辑:刘峻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