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春与来韶山参观的游客亲切握手,询问大家对“一号工程”建设的印象
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来到我市,考察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韶山“一号工程”的建设情况。在考察了韶山“一号工程”的实施情况后,李长春感到很满意、很欣慰,并提出要让毛主席的家乡率先发展起来,富裕起来。省领导张春贤、周强,湘潭市领导彭宪法、余爱国以及我市领导杨广、谢振华等陪同考察。
虽近仲冬,韶山冲依然满目青翠,游人如织,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11月30日9时30分左右,李长春来到毛泽东广场。
在毛泽东大道上,李长春一行一边缓步前行,一边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
“一路景色,弥望青碧,池水清涟,田苗秀蔚……极目遐迩,有如图画。” “一号工程”竣工后,当年毛主席描绘故乡的诗情画意,更加清晰而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自实施“一号工程”以来,韶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前来参观的游客连年攀升。今年,来我市旅游的人数已达460万人(次),估计年底将突破500万大关。李长春听着介绍,不时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首长好!”大道边的游客看到李长春,连声欢呼。李长春频频挥手致意。他来到游客中间,问道:“对韶山的建设满不满意?”游客齐声回答:“非常满意!”李长春开心地与他们一一握手,激动的游客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李长春、刘云山等缓缓来到毛泽东铜像前敬献花篮。
人们不会忘记,2003年12月,李长春考察韶山时对我市建设提出的“两个责任”: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把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纪念馆等纪念设施管理好、建设好、利用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有责任把毛泽东同志家乡首先建设好。
2004年早春,阳光温暖着大地。从首都北京传来喜讯:党中央确定把韶山、井冈山、延安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的“一号工程”。2007年5月14日,李长春再次来到韶山,他语重心长地说,韶山的“一号工程”是国家工程,湖南承办,意义重大。
历时4载的韶山“一号工程”建设给全国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给世界带来一个更新更美的韶山。自此,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韶山,其地位和功能更加凸显。据统计,仅今年5月至10月,在毛泽东广场举办的各类主题教育活动达3000多场(次)。
此时的广场上,正逢韶山学校开展“我把幸福告诉党”为主题的大队活动。看到李长春、刘云山两位和蔼的爷爷来到他们中间,胡靖钰、李云起同学连忙上前,向他们行队礼,并为他们系上红领巾。系上红领巾的李长春,看着眼前这些可爱的孩子,很欣慰地说:“爷爷与你们合张影!”顿时,300多名少先队员幸福地站在李长春、刘云山等人的身旁,开心的笑容在脸上灿烂地绽放。
随后,李长春一行来到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遗物馆。
11时许,在韶山宾馆二号楼,李长春和刘云山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详尽地向李长春一行汇报了4年来精心建设韶山“一号工程”的情况,建设的主要工作和建成后产生的巨大成效。
听完汇报,刘云山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每次到韶山都是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这次到韶山,感到一种震撼,还多了一份欣慰。“一号工程”竣工后,主题更加突出,内容更加丰富,效果更加显著,这才是我们心中的韶山。
接着,刘云山提出了四点希望: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韶山应该建成“基地”里的示范基地,并成为毛泽东生平事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基地;“一号工程”要成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作为全国的“基地”,要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增强其吸引力、感染力,深度开发革命资源、人文资源、自然资源;要加大对韶山的宣传力度。
李长春特别强调,湘潭要实施相关政策,帮助这里的企业加快发展步伐,让毛主席家乡率先发展起来,富裕起来。
来源:韶山网
作者:佚名
编辑:刘峻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