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日报】为了韶山更美好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光华 陈冠军 何浪 韩双亮 左媛媛 编辑:刘峻辰 2010-09-19 09:32:34
红色韶山
—分享—

  湖南日报9月13日(李光华 陈冠军 何浪 韩双亮 左媛媛)今年是省委、省政府在韶山兴建“五个示范工程”的第5年,也是“收官”之年。在过去的4年,韶山的GDP增长了1.2倍,财政收入增长了1.2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70%。“五个示范工程”建设把韶山拉上了“富民强市”的康庄大道。

 

  (一)

  省里在韶山兴建“五个示范工程”(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现全面小康、现代化新农村、旅游产业发展和城乡人民率先富裕),是由韶山特殊的政治地位和相对滞后的经济发展现状决定的。

  韶山,彪炳千秋的中国革命史上有它血染的丰碑。可到2005年,它的GDP总量才11亿元,在全省县级市中倒数第一。

  “五个示范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的直管工程。省委书记、省长亲自制订建设方案,解决重大问题,还有15名省级领导先后督战工程建设。这些,深深地烙印在韶山人民心中。

  “五个示范工程”建设是一场大会战,参与建设的省直部门就有12个。他们不仅从工作经费中挤出了4亿元,而且从建设规划出台到现场技术指导,用韶山人的话说,“倾注了一腔心血”。

  省发改委是工程建设的牵头单位。为使工程尽快启动并行进在“五个示范”的轨道上,他们组建了由常务副主任袁乾培牵头的“服务领导小组”,实行常年跟踪调度。2006年春季,为编制出具有科学性的建设规划,他们走遍了韶山的山山水水,问计了不少专家学者。为了让12个省直部门切实履行好责任,形成千斤担子众人挑的格局,他们不知召开了多少次项目协调会、资金调度会。

  省财政厅负责工程的资金调度和保障。就在工程建设进入高潮时,国际金融危机不期而至,给资金调度和保障增添了困难。省长助理兼省财政厅厅长李友志担当起“第一责任人”,亲自协调各成员单位关系,落实资金出处,还设立了工程资金专户,每年省发改委项目计划书一出台,建设资金就及时汇到了韶山。

 

  (二)

  今年7月底的一天,几十个农民代表揣着由上万名农民联名写下的感谢信来到韶山市交通局,要求局领导带他们去长沙,当面感谢省交通厅为他们改善了生存与发展条件。是啊,水泥公路修到了农家门口,从此路不再远,闯荡市场不再难,叫他们怎能不兴奋异常!

  韶山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群众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基础设施薄弱是个重要原因。因而“五个示范工程”的重点是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提质。省交通厅深知自己的责任,不仅每年从工作经费中挤出2000万元给韶山,还从上级争取了近10亿元建设资金,帮助韶山建成了公路主骨架,把水泥公路建到了80%以上农户门口。

  韶山曾经是我省重点缺水市。省水利厅当仁不让地挑起了帮助韶山改善饮用水条件的重任。连续5年锲而不舍努力的结果是:韶山清溪、如意、银田、永义、杨林等6个乡镇从此告别了干旱季节缺水喝的历史,白花花的自来水、晶滢滢的深井水已流进了近3万户人家;排灌设施与干支汇系的建设与完善,让韶山90%以上的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

  韶山曾经是我省污染重点市,城市污水处理率才35%,叫韶山人怎能不治污心切?这个漫长的期盼,终于在2009年的初冬梦想成真:投资6000万元的韶山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后,污水处理率飚升到了85%。

  令韶山百姓欣喜的,还有7个乡镇卫生院全部改造提质,加上城乡医疗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治病难”已成为过去。

 

  (三)

  5年前,“韶山高速”韶山出口处还是一片茅草萋萋的丘陵之地。然而现在,在永泉科技园的醒目标牌下是一个流金淌银的工业新区。今年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倍,已成为湘潭市的一大经济亮点。

  说起这里的变迁,韶山人响亮地说:这是“五个示范工程”为我们种植的一棵摇钱树。韶山经济发展曾经滞后,“工业空白”是个主要原因。为了在这块空白上绘就最新最美的图画,省政府批准了韶山兴建永泉科技园的请求,省经信委把5年给韶山的2500万元资金提前2年投注到了“永泉中小企业基地”,今年再次追加了1000万元资助。随着“永泉”的快速崛起,曾为韶山经济“短腿”的工业以占GDP50.2%的业绩,如今坐上了市域经济的头把交椅。

  随着“红色旅游”的悄然崛起,省里把支持韶山发展和壮大旅游产业提到了突出位置,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全力支持打造5A旅游景区。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对南环线改造提质后,把毛泽东故园、毛泽东广场、滴水洞等旅游景点“串”成一体;对宾馆、酒店进行扩容提质,使接待能力和水平大大提升。与此同时,鼓励企业和群众投入到开发旅游产业和旅游服务中去,仅韶山村就发展起了近100家为旅客服务的农家乐,90%的劳动力拴到了旅游产业上。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36.5%,旅游业逐渐成为了韶山的主导产业。

  “五示范工程”还处在紧张建设之中。然而,随着基础设施的提升与完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韶山已连续3年获得“全省经济发展快县”的荣誉。韶山人由衷感谢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对他们的关怀和支持,并决心以此为动力,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把毛主席故乡建设得更美好。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光华 陈冠军 何浪 韩双亮 左媛媛

编辑:刘峻辰

阅读下一篇

返回韶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