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新闻网讯(文丽 朱雅云) 9月14日,全国科普日湖南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市隆重举行。在启动仪式上,市委常委、副市长冯俊从省委常委、副省长郭开朗手中接过了由中国科协颁发的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市”牌匾,这标志着我市又成功创建了一块金子招牌。
自2010年开展科普示范市创建工作以来,我市根据上级相关要求,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开展科普培训,创建工作卓有成效,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我市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乡镇也相应成立了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并且建立了科普工作机制,科普组织网络不断健全,科普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科普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在全国科普示范市创建中,我市突出重点人群、重点产业、重点区域,积极开展创建工作。首先着力打造“一区一线一条街”的科普示范格局,一区为核心景区科普示范区,一线是农村科普示范线,一条街即科普示范街。韶山冲是我市旅游核心景区,近年来,在科普项目、科普活动、科普设施上对韶山冲景区进行了重点投入,为红色经典的核心景区增添了人文科学的氛围。银田镇至韶山乡10公里公路沿线,就集中了我市2个市级科普示范乡镇,3个国家,省、市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4个市级科普示范村和大部分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市科协认真做好对农村科普示范沿线基地的指导和帮扶工作,形成了绿色蔬菜、湘菜食品、观赏林木、生态养殖等四个类别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的格局,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取得很好的社会效应。市科协还加强对火车站社区、英雄路和南环线至铜像广场“科普示范街”的创建指导,通过“科普示范街”的创建,使广大市民拥有一个较为固定的科普活动场所,较为直观的科普学习阵地,营造尊重知识、相信科学的良好氛围。其次,市科协以项目为抓手,努力创新科普工作模式。去年,湘潭顺康畜牧有限公司韶山惠农服务站、韶丰生态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永红科普示范基地三家单位,联合发展沼气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项目,项目实施成功后,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扩大了社会影响,此模式也得到了省科协、中科协的肯定。再次,市科协切实做好科技示范户的培育工作,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近年来,我市共发展湖南省级科技示范户8户,湘潭市级科技示范户30户。
同时,市科协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普培训活动,重点培训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新型产业工人、各级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和中小学生等,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养,从而有效提升广大市民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文明素质。
作者:文丽 朱雅云
编辑:刘峻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