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社会管理创新实现三个“全覆盖”
韶山新闻网讯 近日,湘潭市委副秘书长、接待处处长吉朝发一行来到清溪镇走村入户,深入社区体察民情,就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深入探讨。在走访和实地察看了清溪村和火车站、竹鸡、韶山冲等3个社区后,吉朝发对清溪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该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特色突出,措施有力,扎实有效。
重视社情民意收集 健全舆情引导体系“全覆盖”
“大伯,请问您觉得清溪镇当前的工作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当前我市开展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上午8点多钟,清溪镇副镇长汤勇和几位联点干部早已在镇上走街串户,耐心征询群众意见,认真填写入户走访记录表。
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转变党员干部作风,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自8月10日以来,清溪镇开展了以“听真心话、办具体事,深入群众大走访”为主题的镇、村(社区)干部分点包干大走访活动,着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该镇20天共走访2324户,通过深入了解了群众的困难,共收集意见、建议129件,对群众集中反映的劳动保障、环境治理、社会治安、农林水利等问题进行了汇总和集中解决、书面回复。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通过大走访这种方式可以更加直接的听取群众心声,工作的开展也更有针对性和主动性。比如说这一次走访中清溪村的村民们集中反映了缺少分类垃圾桶的问题,镇、村两级协商后,半个月内将1040个分类垃圾桶免费发到了520户村民家中,得到了村民的交口称赞。
健全社区管理创新体系 提升社区社会服务水平“全覆盖”
为了进一步推进社会创新工作,该镇严格推行 “社区管小区”模式:明确了“社区管小区、小区管楼栋、楼栋管住户”以及“单位小区单位管、商业小区物业管、无人管理小区社区管”的管理思路,在火车站社区下设社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平等参与物业管理市场竞争,接受业主的挑选,并纳入“社区管小区”的管理范畴,密切日常联系;为了完整责任管理考核体系,将全镇划分为16个责任区域,每个责任区域明确一名党政负责人为责任领导,一名镇责任干部、一名村(社区)干部、一名区域责任人,全面负责责任区域内各项工作;并在社区、小区醒目位置制作悬挂管理责任体系图,公布责任领导、责任干部与楼栋长的联系方式,居民有问题只需打上一个电话,就会得到妥善答复,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日月新村A区是韶山早期的商业小区,建成之初管理欠规范,治安、卫生状况都不甚理想。清溪镇试行“社区管小区”模式之后,由火车站社区接手小区管理,结合自身计划生育、社会保障职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家政服务中心,提供办证上门、药具发放上门、家政服务上门等服务,同时利用社区与上级政府、联点单位沟通的优势,在小区内设置监控点,安装楼宇对讲系统,完善人防设施,提供24小时保安保洁服务,目前日月新村A区作为文明创建中的示范小区,在治安、卫生各方面都走在韶山小区的前列,使居民感受了清溪镇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突出特色“预安销号”与 “步行工作法”实现“全覆盖”
在火车站社区,活跃着一支120人的协理员队伍,“常在小区走一走,常到楼道看一看,常进家庭听一听,看到陋习说一说,碰到纠纷劝一劝,遇到困难帮一帮。”他们既是社情民意的“气象员”,又是民间纠纷的“调解员”。他们由辖区内的居民小组长、楼栋长组成,实行“一周一电话、半月一见面、一年两大会”的日常化管理。协理员们及时了解和反映社区居民意见和建议,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为解决实际问题,提质服务发展,提升群众满意度,该镇推行“预安销号”制度:即每月预先将各项工作细化,进行统一安排,责任到人,明确标准,限期完成,月底进行考核,按完成任务情况逐项消除的制度。该制度旨在促进全镇各项工作管理科学化、计划灵活化、落实程序化,确保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良好成效;推行“步行工作法”:每个责任区域明确联点领导与责任干部,所有干部职工每日需至少到责任区域步行工作一次,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解决有关问题,建立民情日志,每周一汇总,每月一讲评。今年上半年该镇取得了民调工作在湘潭市59个乡镇中排名第一。“预安销号”制度与“步行工作法”切实转变了机关作风,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更好地架起了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
编辑:刘峻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