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书法艺术家,豪情洋溢,气度非凡,处处显示了他独特的天才与睿智。他对湘绣艺术也情有独钟。这是不被人知晓的。
湘绣是湖南20世纪初崛起盛兴的民间手工艺品,典雅端庄、鲜艳循丽、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赢得了“誉满全球”之赞美,为中华民族赢得一份很高的荣耀。
湘绣产业形成于清朝末年。十九世纪末宁乡朱石桥大夫堂著名湘绣画师杨世焯(字季棠)珍爱民间艺术,特别是刺绣与木雕取苏绣艺术精华,回乡积极倡导,培植民间刺绣,在家乡办绣馆,开馆传技授艺,自绘画本,标注配色用线,讲究针刺深浅疏密技巧,开创了湘绣与中国画相结合之先河。从此湘绣驰名中西,蜚声海内外。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杨世焯大师带领一批绣工先后在宁乡县城、善化县荣湾镇、长沙贡院东街开设成春墅绣馆、春红簃绣馆,培养出肖咏霞、杨佩贞、杨厚生等一批著名湘绣大家。1909年(宣统元年)其绣品曾参加南洋展览会和比利时美术赛会,均获最优奖。
肖咏霞从师杨世焯,她悟性极高,所绣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兽以及彩幛、桌围椅披、戏装、袈裟无不精妙超凡,尤以绣人物著称于世,有“针神”之誉。她技艺日进,不断创新,为湘绣著名针法“鬅毛针”奠定了良好基础,曾为湘抚赵尔巽绣锦屏八方,作为庆贺慈禧太后寿礼,并获嘉奖。民国成立后,为衡州公立女校、京师务本大学任教授艺,对湘绣的发展、提高作出了极重大贡献。
杨佩贞是杨世焯大师的堂姪曾孙女,也是我的姑祖母,她从小与大师学艺,终身刺绣,所绣精品甚多,“野塘牛涉水,柳坞燕哜泥”是她的精品代表作,神态逼真,自然生动,施针、用线、配色均无懈可击。民国22年,她与姪女杨培宽为美国总统罗斯福绣一肖像,神态逼真,惟妙惟肖,由当时的湖南省主席何健赠送,获得奖金6000美元,何健特制“誉满全球”金字匾额奖给姑娭当时所在的长沙绵华丽绣庄。
杨世焯大师为开创湘绣精品艺术之先河,呕心沥血,花费了毕生精力和大量资财,变卖了大部分祖业遗产,被家庭、家人辱骂为“败家子”、“化生子”,在周围群众中传闻耻笑。
宁乡与韶山此彼相邻,大夫堂与韶山南北相望,相距十来公里,是毛泽东青年时代去长沙第一师范上学的近路。从韶山冲经大坝口、观音湾、里门头,走大坝洲乘靳江河里运粮的船,顺江而下到长沙坪塘,过河就到了第一师范。若无船可乘,就沿靳江河走路,经犁树走道林,到长沙岳麓山南,过河也就到了第一师范。毛泽东当时身穿蓝布长衫,脚穿草鞋,手拿雨伞,经常出现行走在这带,对此地了如指掌,湘绣的传闻耳熟能详,引起他强烈的兴趣;大夫堂秀丽的风景,古老森林特多的白鹭奇观令他赞叹不止,流连忘返。同时,使他深晓杨世焯之所以能成为著名湘绣画师,能开湘绣之先河,与这风水宝地活灵活现的白鹭景观是分不开的。可谓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因而,他非常欣赏这里大自然的恩赐,也特别喜爱湘绣的瑰丽。新中国成立后,他老人家还多次顾问湘绣事业的发展成长,并关心湘绣家杨佩贞的生活情况,指示有关部门给她按时发放生活费,让她晚年安享乐趣与幸福。
我姑娭她杨佩贞能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关怀,她十分感激,亲手给毛主席绣了一幅肖像。其肖像神采奕奕,满脸慈祥,笑容可掬,针针线线表达了她对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敬爱。
来源:韶山市新闻中心
作者:杨介于
编辑:刘峻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