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摇,摇摇摇,摇到外婆桥……”,这是昔日韶山“摇篮曲”的前奏曲。毛泽东的童年,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外婆家棠佳阁度过的,至今仍流传着许多有趣故事。这里,笔者收集整理的,只是其中的几个。
祭拜“石干娘”
1893年12月26日清晨,毛泽东脱胎立命来到了人间。毛顺生夫妇对这个白胖胖的男婴自然十分喜爱,因为毛家香火总算有了继承人,生怕像前两胎那样夭折。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虔诚信佛,认为儿子的八字大,刚满月后,便抱着小宝贝回到了娘家棠佳阁,去祭拜“石干娘”。
一天,文七妹和她母亲贺氏,一个抱着孩子,一个提着纸钱、香烛、贡果、鞭炮,抱着孩子跪拜在“观音石”跟前,口中念念有词地拜请“观音石”为孩子的“干娘”,用以保佑长命富贵,易长成人。因为毛泽东排行第三,故取名“石三”。打这以后,文七妹每年按时论节,带领“石三”前来祭拜“石干娘”。
就这样,一直毛泽东离开韶山之前,人们都管他叫“石三伢子”,而不叫毛泽东。
“显什么鬼灵唠”
毛泽东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神不怕、鬼不怕的顽童。
一天清晨,毛泽东跟随一位叫文四哥的到龙潭圫放牛。他俩赶着牛来到毛泽东曾祭拜过的“石干娘”处,文四哥把牛放在山坡上,便割草去了,让毛泽东独自一人在“石干娘”处玩耍。当毛泽东玩到高兴时,便爬到设在这块石头上的“雨坛庙”前,对着神佛屙尿来。迷信神佛的文四哥赶忙过来制止:“石三相公,你快莫到那里屙尿,那是菩萨,等会会显灵的!”
“显灵啊?”毛泽东听他这么一喊,便停了下来,略一思索,却哈哈大笑起来,说:“显什么鬼灵唠!我不相信,偏要屙一泡试试,看它到底显不显灵!”
文四哥奈何他不得,只好跑上去将他从“雨坛庙”拉了下来。
“猜谜语”
又一天,毛泽东在外婆家棠佳阁同一群小朋友放牛。他们把牛赶到山坡上呷草后,便来到河边的田塍上割草。
不一会儿,一位先生模样的田塍主人来了,便故意虎着脸说:“放牛伢子,听着,草,你们暂时莫割哒,我先讲个谜语给你们猜,猜着了就你们割,猜不着把草人给我留着。”
“那好,你就讲吧!”毛泽东接口道。
这位田塍主人慢条斯理道:“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小伙伴们深思片刻后,你一言我一语地猜了起来,有的说是“磨刀石”,有的说是“铁钉”,有的说是“磨子”,有的说是“豆腐”。
此时此刻,唯有毛泽东一言不发,只是在一边思考,用镰刀在地上画来画去,一边站起来从容不迫地说:“咯四句话合起来,是打一种东西,就是邹家冲石灰窑里烧的石灰。”
毛泽东的话刚落,这位田塍主人连连拍着毛泽东的肩膀赞扬道:“不错,不错,还是文家的外孙聪明些!好,这里的草你们就放肆割吧!”说着,这位田塍主人便扬长而去了。
“有钱的龟孙子不讲道理”
一天上午,毛泽东独自一人,从韶山冲经滑油潭去外婆家棠佳阁。当走到大坪坳石砚冲口时,突然有个少年双手叉腰拦住他的去路。
这人是棠佳阁一带有名的富绅赵家少爷,长得高大健壮,身着绫罗绸缎,头戴一顶六页帽子,一副不可一世的派头,经常在孩子们面前仗势欺人。毛泽东经常在外婆家早有所闻。
赵某傲气十足地说:“我晓得你是文家的外孙石三伢子,听说你聪明过人,今天我倒要考考你,是不是名符其实。”
“你要考就考吧!”毛泽东毫不示弱,也两手叉腰。
“不过有一个条件,我出个问题,若是你能答出来,就让你过去;若是答不出来,嗨嗨……”赵某冷笑道:“请你从我的胯下钻过去!”赵某跨开双腿,做出一个要毛泽东从他胯里钻过去的架势。
毛泽东不慌不忙道:“行!要是我答出来了,你也要从我胯下钻回去,若是不同意,你就让开,若是同意,你就随便问吧!”
赵某想了想,很自信地说:“要得,百家姓里的赵钱孙李分开如何解释,合起来什么意思?”
毛泽东深思着,想起了每月初一、十五随母亲在神龛前焚香烧纸钱,供奉赵公元和天地君亲师位时,他心中忽然一亮,脱口便说:“这四个字意思是:赵公元帅的赵,有钱无钱的钱,龟孙子的孙,有理无理的理,这“理”与姓李的李同音。这四个字合起来吧,大宋皇帝赵匡胤说过,有钱的龟孙子不讲道理。”
毛泽东话中有话,含沙射影,赵某听后,满脸怒气,却无从发泄,只好耍赖,说:“有理无理的理,与李同音不同字,不能算你赢,也不能算我输,我们互相抵消算了。”说着,便扬长而去。
毛泽东见已出一口气,谅他赵某日后再也不敢在他面前逞凶了,便就此罢休。毛泽东到棠佳阁外婆家,跟小伙伴们谈起这件事后,深有感慨地说:“逢恶就莫怕,逢善就莫欺!”
“包脚歌”
象旧中国绝大多数的妇女一样,毛泽东母亲的脚从小就被层层裹脚布包着,是一个地道道的“小脚女人”。
一天,毛泽东和母亲文七妹一路同行到外婆家棠佳阁去。在崎岖不平的山间小路上,小脚的母亲走起路来十分吃力,走了不多远,就得坐下来休息,时不时落在毛泽东的后面喊:“石三伢子,等一等,慢点走啊!”
文七妹越往前走,脚越迈不上劲。毛泽东见状,心中非常难过,便“唉”地叹了一声长气。
“石三,你叹么子气唠?”文七妹好生奇怪。
“我想外婆跟您怎么咯样过不去!把脚包得咯样小,连走路都不好走,造孽哟!”毛泽东回答说。
“咯又怪不得你外婆,她的脚不也包得咯样小吗?从古到今就是咯样传下来的,你有么子办法嘞!”在文七妹看来,古已有之的事是理所当然的。
“咯样古来的做法真害人!害人就要不得!”毛泽东愤愤不平地说:“娘,要是小脚堂客,我就不要!”
一路上,毛泽东都在纳闷:像娘一样的女人,包成小脚为的是哪一桩呢?既不好看,又不中用,而且害死人,分明是一种恶俗……他想着走着,一首包脚歌脱口而出:
听我唱支包脚歌,包起脚来像骆驼。
自己解开不欢喜,别人看了也不乐。
听我唱支包脚歌,包起脚来痛苦多。
别人嫌来自受苦,走在路上喊哎哟。
唱着走着,他和母亲来到了外婆家。一进门,他还教围上来的小伙伴们唱。就这样,包脚歌在毛泽东外婆家棠佳阁的附近传开了。
“菩萨为何不赏脸“
又是一年正月,毛泽东随母亲文七妹在外婆家棠佳阁过年。一大早,毛泽东来到堂屋里,他凝望着桌子上摆的香茶和贡品依旧,忽然发起愣来……如果神佛有灵,为什么他们冇喝一口、冇呷一点呢?突然,他灵机一动,将三杯香茶朝神龛里的菩萨泼去。他调皮地想:如果菩萨有灵,就应该接受这三杯香茶的敬意;如果菩萨恕其不恭,我也甘当受惩。自然,茶水顺着神龛流到了地上。毛泽东没有受到神佛的惩罚。过了一会儿,却受到了母亲的责问:“石三,你怎么咯样放肆唠,会遭报应的!”母亲有些惶恐,也有些内疚,要知道,神佛对于母亲来说,是最神圣的。于是,毛泽东机敏地笑道:“娘,您老人家想一想,如果神佛真正显灵,为什么他们从不赏脸喝一口、呷上点呢?您今天敬奉这些菩萨,是不是礼冇周到,才都不喝您的香茶、呷您的贡果呢?所以,我就帮您补补礼,一个人请菩萨喝,那个晓得这些菩萨老爷却不开口,还是不赏脸。”
文七妹一听,又好气,又好笑,她只好诚心向神佛们作揖恕错,祈祷大神莫计小人过。自这事起她伤心的是,这个儿子就像他老子一样,对敬奉神佛越来越漫不经心了。
赞“指甲花”
毛泽东外婆家棠佳阁附近有个保安寺,经常有人去焚香求佛,那也是毛泽东和小伙伴们常去玩耍的地方。
寺院内种了一种凤仙花,因为年轻妇女常用这种花瓣染红指甲,所以当地人俗称为“指甲花”。这种花盛开于夏季,五彩斑斓,绚丽夺目。成熟了的果实,酷象灯笼,手指稍一用力,裂开便会旋转,种子便随即弹出,不择地肥地瘦,不畏寒冬酷暑,来年又会随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尤在盛夏季节花繁叶茂,笑傲骄阳。
炎夏的一天,毛泽东又和一群小伙伴来到了保安寺玩耍,目睹指甲花的美丽多姿和强盛的生命力,已经学过儿歌和童谣的他,文思涌动,从保安寺回棠佳阁的路上,童声变成了一串琅琅的儿歌声:
百花皆争春,“指甲”独静眠。
春季叶始生,炎夏花正鲜。
叶小枝又弱,种类多且妍。
渊明爱逸菊,敦颐好表莲。
我独爱“指甲”,取其意志坚。
毛泽东借花言志,幽默底深,志趣高远,其坚韧的人格意志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可见一斑。
赞狮子
1901年,毛泽东刚满7岁,他又一次随母亲文七妹在外婆家棠佳阁过春节。一天,恰巧碰上耍狮灯的来了。
毛泽东从小爱好观狮灯、龙灯、花鼓灯。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手舞足蹈地跳着。随着欢快的鼓乐声,舞狮者时而耍个“赵公踩虎”什么的,赞上几句发财话;时而耍个“观音坐殿”什么的,赞上几句吉庆话,堂屋内外一片欢腾。
毛泽东受到这种群众娱乐氛围的感染,情不自禁地挤到舞狮者的跟前,学着赞狮者的模样,有板有眼的赞道:
狮子眼鼓鼓,酸菜煮豆腐。
酒要热点烧,肉要烂点煮。
几句幽默而俏皮的家常顺口溜,逗得舞狮者兴高采烈,观狮者捧腹大笑。顿时,室内鼓乐喧天,室外鞭炮轰鸣,更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来源:韶山市新闻中心
作者:李穹
编辑:刘峻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