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新闻网讯(余拙) 自7月份以来至今,我市没有降雨,但气温持续偏高,蒸发大,工程蓄水存量减少快,后续来水明显不足,抗旱形势不容乐观。据气象部门分析,高温天气还将持续20天以上。结合干旱情况,我市发布黄色预警,启动Ⅲ级(中度干旱)应急响应。8月1日,记者先后走访了旱情较为严重的永义乡狮山村、白玉村,韶山乡的新湖村、韶东村、城前村和银田镇的南湖村、北托村。
永义乡由于受工业园、沪昆线建设的影响,蓄水量减少三分之一,部分村组形成有水放不出,要水进不来的局面。该乡的狮山村井冲二级机埠出水渠由于沪昆高铁施工而毁坏,主要灌溉渠道被切断,18个组200亩农田受到影响,高铁的建设还导致白玉村余家坝断流,荷叶塘无来水,整个村的水系被打乱。

韶山乡新划过来的村,由于原来水利设施薄弱,渠道渗漏,蓄水、灌溉能力不足,造成干旱情况较为严重。新湖村现蓄水量仅能维持农田灌溉1个星期左右,受干旱威胁的农田达800多亩。城前村干旱比较严重的有一、二、三组,现蓄水量仅能支撑1个星期左右,有400亩农田受到干旱威胁。
在银田镇的南湖村,记者看到陈家组陈家塘已完全干涸;北托村九路塘机埠开机进行二级提灌,工作人员正在对过水渠道清杂。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因干旱受灾面积为600亩,主要分布在永义乡;水田已无灌溉水源造成农田缺水面积2150亩,其中如意镇2000亩,清溪镇150亩;因灌溉用水不足受干旱威胁的农田有2700亩,主要分布在永义乡、韶山乡。杨林乡、大坪乡、清溪镇因水利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蓄水情况较好,暂未出现严重旱情。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针对目前旱情形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加强水源管理,统一科学调度。各乡镇要树立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及时组织乡、村干部深入第一线,对抗旱救灾工作进行周密部署,统一管理和调度有限的水资源,使之发挥最大效益,同时还要组织人员抢修抗旱设施,确保抗旱设施的正常运行;加强指导,充分发挥抗旱服务队作用。市防指技术人员已深入抗旱第一线,对各乡镇的旱情进行摸底,对旱情严重的村组进行技术指导,提出合理建议。防汛抗旱服务队正在配合各乡镇,利用新技术、新设备,解决抗旱中的引水困难;加强合作,共同抗旱。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人工降雨准备。
来源:韶山市新闻中心
作者:余拙
编辑:刘峻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