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2年第二期简报

编辑:刘峻辰 2014-08-04 16:30:11
红色韶山
—分享—

 

 

第 2 期

韶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工 作 领 导 小 组 办 公 室

                                                                                                                       

2012311

                                                                                                                                                                      

目    录

 

 

 弘扬雷锋精神  推动文明城市创建

 

 市领导深入基层调研文明创建工作 

◆ 大坪乡召开文明创建清洁工作会议

 

 

 

 

 

弘扬雷锋精神  推动文明城市创建

 

在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 题词发表49周年纪念日,韶山市近千名志愿者齐集在毛泽东广场,举行“学习雷锋·爱在韶山”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全体市级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

9时许,在铿锵有力的宣誓声、雷鸣般的掌声中,“学雷锋·爱在韶山”主题活动正式启动。全体人员庄严地向毛泽东铜像敬献花篮,志愿者代表宣读了致全体市民倡议书,上千名志愿者在活动签名墙上写下了自己的庄严承诺。

启动仪式上,市委书记杨真平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市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是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载体。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要以“学雷锋·爱在韶山”主题活动为契机,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进一步发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韶山精神,不断提升韶山的城市形象和品位,不断提升城市硬实力和软实力,打造全国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

仪式结束后,志愿者积极行动起来, 在各个路段和景点,开展交通劝导、卫生清扫、法律咨询…等开展志愿服务。

    

市领导深入基层调研文明创建工作    3月6日、7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成小林、副市长黄铁

华在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到永义乡、如意镇调研乡镇文明创建工作。  

3月6日,成小林实地察看了永义乡枫木村、如意镇厚罗村文明创建工作开展情况,了解当地文明创建工作中好的经验、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成小林在肯定他们成绩的同时进一步要求,村支两委要抓住良好的契机,多借鉴经验,创新思路,强化措施,进一步做好文明创建工作。    

调研中,成小林与在与乡镇党政负责人座谈时指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工作,乡镇镇要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不断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全力抓好各项创建工作的落实;要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核心,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要加大宣传力度,指导各村组制定可行方案,科学谋划,形成合力,在宣传、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将文明创建工作与“学雷锋爱在韶山”主题活动相结合,将创建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自觉、自愿、积极地投身到创建工作中来

 

大坪乡召开文明创建清洁工作会议

 

3月4日,大坪乡召开文明创建清洁工作会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成小林,副市长彭湘出席会议。

  2011年大坪乡就文明创建工作进行大宣传、大讨论、大运动、大教化、大评比的活动,干部创建意识明显增强,群众知晓率、参与率达到100%,乡村清洁工作初见成效,文明创建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全乡人民的认可,获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大坪乡将根据全市的统一安排,纵深推进,提质改造,健全完善制度,精心打造亮点,逐步形成特色,把大坪建设成山清水秀、地干净、人文明;村民整体素质高,行为文明规范;集镇整洁干净,集市繁荣有序的优秀乡镇。会议倡议全乡结合学习雷锋月开展“率先富裕转作风,文明创建学雷锋”的主题公共文明建设活动。

  彭湘在会上充分肯定了大坪乡的文明创建清洁工作,认为大坪乡做到了“四个好”:清洁工程效果好,新农村建设好,老百姓感受好,走进大坪感觉好。

  成小林对大坪乡的“创文明,学雷锋,转作风,率先富裕”相结合起来的工作方针表示满意,他传达了韶山市创建文明城市的相关政策,对创建文明城市的规划、标准对村民们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提出了“五个到位”的建议:即宣传发动到位,主题活动组织到位,投入设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考核检查到位。

 

 

编辑:刘峻辰

阅读下一篇

返回韶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