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创业虐我千百遍 我待创业如初恋

来源:韶山市新闻中心 作者:庞新梅 叶伟 编辑:刘峻辰 2014-11-04 11:29:22
红色韶山
—分享—

副标题:记大坪乡创业者赵龙交

  前记:大坪,俗称韶山的西藏,崇山峻岭中撒落的村庄生活着勤劳的百姓,世代耕种着不算肥沃的土地。穷则思变,变则会通,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又一批的百姓,走出山冲,打工赚钱;也有一批立足本地,创业致富。不管是在外出打工的人群中,还是在创业致富的百姓中,赵龙交和他的父亲赵士建百折不挠的诚信创业故事颇为流传:从父亲是最早的外出创业者,最早的万元户,建起全乡最早的楼房,到最早的破产户,大坪乡欠账最多的农民,到全家十数年省吃俭用,辛勤劳动,儿子与父亲一起打工还账,不拖不赖还清近百万账款。再到儿子养殖竹鼠重新创业,一路的艰辛苦楚,百折不挠,父子俩从不低头。他们说:创业就是我们草根百姓的致富梦,即算他虐我们千百遍,我仍待她如初恋。

  创业梦想子承父业

  小平头,眼睛不大却炯炯有神,迷彩服加解放鞋的混搭是常年着装,黝黑的皮肤一看就是长期劳作的成果,他就是赵龙交,1979年出生,大坪乡梅花村丁家坳组人。幼时,父亲乘改革开放的春风成为当地敢吃螃蟹第一人,从做建筑工地起家,到当地小有名气的包工头,风生水起的创业让他们家成了该乡数一数二的万元户,建起了最早的一栋三层楼房。但当1997年赵龙交从湘潭烟草中专毕业后,父亲因资金无法回笼,导致创业失败,家中欠下了将近百万的巨额债务。为了帮助父亲偿还债务,十八岁的赵龙交做过保险,当过酒店服务员。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又要清偿父亲欠下的巨债,他的打工生涯过得艰辛又漫长,身心劳累但报酬不高。

  一家人省吃俭用,不等不靠不拖不赖,终于还清了最后一笔债。2009年赵龙交决定不打工了,他要创业。老父亲支持儿子创业寻梦,送给儿子十二字真经:“为人诚信,待人诚恳,做事诚实”。苦于一时无合适的项目,他选择了父亲的老本行——搞基建,一年辗转各地工地。因他入行比较晚,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事业一直没有起色。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桂林瑶乡,看到了当地的农民因养殖竹鼠发家致富,他觉得项目可行:竹鼠以吃竹子而得名,皮毛绒重,体大肉多,味道鲜美,是颇受欢迎的营养价值高、低胆固醇与脂肪的野味,而家乡的气候适宜,又有丰富的竹资源,养殖成本不太高,市场需求量相当可观。创业的激情让他迅速找到父亲商量,立马决定回家养殖竹鼠。

  

 

  竹鼠的“标间”  

 

  赵龙交(右一)展示竹鼠

  创业实战千辛万苦

  不过,养殖哪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一是资金不足,二是没有帮手,三是没有经验。因为没有经验,从桂林花了2万多元引进来的200只种鼠带有病毒,3个月后只剩下120只。对于这件事,赵龙交至今都后悔,有些心疼,“因为没经验,发现得太晚。鼠苗好贵的,每死一只都心疼得不得了”。对于这样光投入没回报的现状,有朋友曾调侃他“又读了几年书”。他倒是乐于接受,说:“我喜欢这样的比喻”。此时,他前前后后已经投进去了十多万元,心血全部花在了这间鼠屋内,为了养好竹鼠,很长时间以来他都与竹鼠同住在一间屋檐下。一间狭小的4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里,都被隔成了竹鼠的“标间”。这地方虽然简陋狭小,却装着他所有的梦想,在决定开始竹鼠特种养殖后,这里就成为了他生活的重心。包括他在内,任何人在这间房屋内的一举一动都得小心翼翼。为了避免刺激到竹鼠,在走进屋子十余分钟后,赵龙交才允许外人靠近竹鼠们,“这东西怕异响,你们说话小声点。”摸索四年后,竹鼠的每一个特性他都了如指掌。“下崽或者生病的都要单独隔离。”他说,竹鼠十分“矫情”,无论住的还是吃的都很讲究,养殖起来比较困难。

  一边亲自伺候竹鼠的吃喝拉撒,一边通过网络、书本学习养殖技术。得知竹鼠最适宜吃也最喜欢吃皇竹草时,他通过桂林的朋友引进品种,和父亲开垦了十多亩荒地来专门种植。清早,别人还在梦乡时,他已到地里查看皇竹草的长势,顺便背回一天竹鼠们的口粮;白天,别人在玩乐时,他守着他的竹鼠,观察是否有毛病,是否已吃饱,是否要分栏;晚上,别人在看电视时,他在学习养殖技术,读书笔记做了一本又一本。人家一般都是夫妻双双在外打工,而他们家则是妻子在外打工补贴家用,他在家里照顾老小,追逐实现他的养殖梦想。“夫妻同心,其利断金”赵龙交从心底感谢妻子的理解支持,让他不惧创业路上的千辛万苦。

  创业前景苦尽甘来

  四年的摸爬滚打,一路有着市、乡就业服务部门的相扶相伴。当竹鼠生病他心情苦闷时,当他苦于场地的拘囿时,当他资金出现短缺时,社保站总是第一时间倾听他的心声,第一时间送去政府的支持。今年9月份,赵龙交应邀参加了市就业局举办的SYB培训班,认真学习了市场分析与经济效益分析,按照老师的指导对养殖进行系列项目评估和生产发展规划。培训结束后,他决定把单纯的竹鼠养殖发展成以竹鼠为主,以黄牛为辅的规模养殖,适时再加养黑山羊,并种植相关牧草,准备走产业化发展路子。赵龙交的创业路越走越顺:目前,400多只成熟的竹鼠受到长沙、湘潭、湘乡等各大饭店的欢迎,纷纷定货,一时供不应求;后来加养的13头黄牛也长势喜人,年底第一批即将出栏。

  赵龙交的竹鼠养殖吸引了附近乡亲的关注,对此,他异常高兴,“我的父亲当年创业就是亲帮亲,邻带邻,虽然后来失败了,但大家没有逼我们‘上梁山’;父亲带着我们全家省吃俭用,不拖不赖还清了金钱账,但还没有还清感情与理想账,我就是想找一个项目能够让家乡父老都走上富裕的道路,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赵龙交说,他现在最强烈的想法就是带动周边群众参与竹鼠的养殖,待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后,再注册自己的商标,成立养殖合作社,把竹鼠养殖打造成大坪的特色产业,带动着身边的父老乡亲实现草根创业的“中国梦”。 庞新梅 叶伟

来源:韶山市新闻中心

作者:庞新梅 叶伟

编辑:刘峻辰

阅读下一篇

返回韶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