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成年人不宜之事

编辑:刘峻辰 2017-08-25 15:31:01
红色韶山
—分享—

  1,少儿不宜之娱乐场所莫入

  大人们都爱玩游戏,更别说猴孩儿们了。有了压岁钱,猴孩儿们也会偷偷溜进黑网吧玩游戏,有些甚至还会前往KTV等娱乐场所。过年期间,爸爸妈妈们大多忙于走亲访友,无暇顾及猴孩儿们,于是他们就成了“敞马儿”。但是网吧、游戏厅、KTV都是成人娱乐的场所,人员结构复杂,往往成为滋生违法犯罪的“温床”。部分经营者禁不住孩儿们压岁钱的诱惑,敞开了禁止向未成年人敞开的大门。当猴孩儿们携鼓鼓囊囊的压岁钱包,在娱乐场所消费时,往往成为盗、抢等侵财案件的被害人或嫌疑人。甚至成为性侵、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案件的被害人或嫌疑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均明确规定: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So,孩儿们:在你们还没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的时候,不要因为好奇进入网吧、游戏厅、KTV等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娱乐场所哦。

  爸爸妈妈们:要传递给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要善于观察孩儿们的行为习惯,要在第一时间发现孩子涉烟涉酒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

  烟酒经营者们:要严守法律法规,坚守不向未成年人售烟、售酒的底线。

  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于违规向孩儿们销售烟酒的商家严厉打击,确保未成年人能有一个健康成长哦。

  2,少儿不宜之烟酒莫沾

  猴孩子们不知道吸烟喝酒有害健康吗?别拿大(lao)人(gu)们(dong)的眼光看孩儿们好不好?孩儿们是觉得抽烟是帅气,喝酒是忧郁,抽烟喝酒是气质、是时尚、是man啦。可孩儿们发育尚未完全,对烟酒的耐受力低,更容易发生脏器功能损害,影响记忆力等正常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埋下肺癌、肝硬化、胃癌、心血管病等疾病隐患。而孩儿们稚嫩的神经系统,较差的自制能力,极易引起酒后行为失控,引发的不是美好的故事,而是不能承担的事故甚至生命危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So,孩儿们:抽烟喝酒并不帅气哦,要爱惜身体,杜绝第一口烟,第一口酒,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和社交习惯。

  爸爸妈妈们:要传递给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要善于观察孩儿们的行为习惯,要在第一时间发现孩子涉烟涉酒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

  烟酒经营者们:要严守法律法规,坚守不向未成年人售烟、售酒的底线。

  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于违规向孩儿们销售烟酒的商家严厉打击,确保未成年人能有一个健康成长哦

  3,少儿不宜之远离黄赌毒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科技等新兴媒体极大的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猴孩儿们常常是还不会走路已经会玩iPhone、iPad,不良信息包括黄赌毒的信息悄然进入孩子们的世界。在尚未形成健全的三观之前,往往因为好奇心,极易沉迷于黄赌毒,损害身心健康,形成扭曲的三观。葬送自己的人生,对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均明确规定: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内容,不得含有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禁止任何组织、个人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

  So,孩儿们:要知道不良诱惑将给伤害我们的身体,毒害我们的心灵,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要主动抵制不良诱惑,远离对我们百害无一利的黄赌毒。

  爸爸妈妈们:要让孩儿们清楚的认识到黄赌毒的危害,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孩子的行为,将黄赌毒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经营者们:要严守法律法规,以道德的良知和法律法规警示自己,不能让未成年人因自己的经营行为受到黄赌毒的侵染。

  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勇于积极的向违法违规的商家,挥舞法律的杀威棒,确保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洁净而健康。

  4,少儿不宜之童工勿用

  随着假期的结束,大家都陆续投入新一年的工作,新一轮的招工也陆续开始,一些因厌学、家庭贫困等原因过早辍学的猴孩儿们,进入社会加入童工队伍。他们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也没有经过专门的技能培训,安全意识相对较弱,再加上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在工作中意外事故频繁发生,且极易成为伤害、性侵等刑事案件的被害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均明确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招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So,孩儿们: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但前提是你拥有驾驭这个世界的能力。所以,目前尚且稚嫩的你,请收起外出打工的心,安心回到教室,待你羽翼丰满,你才能飞得起来。

  爸爸妈妈们:若孩子未满十六周岁,请不要让他出去打工。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过早进入社会,不仅只能从事廉价的体力劳动,更面临无数无法预料的侵害,与幸福的生活渐行渐远。

  用人单位:即使面临节后用工短缺,但一定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各项规定,坚守不雇佣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底线。

  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对违法雇佣童工的用人单位依法严惩,确保未成年人获得良好的教育和职业培训。

 

编辑:刘峻辰

阅读下一篇

返回韶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