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路遇他人有难 献血相助

来源:韶山市新闻中心 编辑:刘峻辰 2016-04-25 16:39:59
红色韶山
—分享—

  你介意献血吗?

  你可能回答,当然不,我自己都献过好几次血呢!可是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一个陌生人,你看着这个素不相识的人在路边哭泣,当询问之后你发现这个人急需用血,你会立刻,毫不犹豫,挽起自己的衣袖,为他献出自己的300ml鲜血吗?

  这不是假设,也不是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

  事件的主人公是韶山市一位普通市民,现在在市卫计局工作,他的名字叫赵石林。

  

 

  赵石林向记者展示他收到的血站通知

  3月1日,记者在市卫计局见到了他。肤色黝黑的赵石林神色十分和善。这位在部队待过12年,在此次之前还献过3次血的高瘦男子,被请求谈及此事时连连地说:“哎呀我觉得真的没什么值得讲的,换作我们这里随便哪个人,都会这样做的……”

  2月中旬的一个星期五下午,赵石林和同事在责任路段开展文明劝导。他负责的路段是迎宾路卫计局门口一带。像往常一样,他注意着来往车辆和行人。忽然,他发现在不远处的献血小屋门口,“有一个30来岁的女的在那哭,”讲述这件事情时,他皱起一点眉头,看起来有点焦急,好像回到当时的情境,“哭得挺厉害”——他回忆着,“我想着,大下午的人来人往的站在这里哭,总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吧?是不是和家人吵了架想不开?或者是出了别的什么事?”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于是我走过去问她,到底是怎么了。”

  一问之下他听到了一个挺吓人的事情——“她说她爸从二楼摔下来,伤得挺重的——好像说是内脏出血、骨折还是怎么,反正蛮严重的——这会儿正手术呢!当时急着用血,能动员的家属都通知了,可是他们都还没来……”赵石林说及当时的情况,不由得再次皱紧了眉头,“我问她需要什么型的血,她说是O型。”

  赵石林立刻说,“哎那我给你们献一点吧!”他也是O型血。

  要献血,只能在“献血小屋”。可当时“献血小屋”的工作人员已经下班。于是,赵石林和同事一起,帮着伤者女儿找到献血小屋的工作人员,并说明情况。过了一会儿,伤者女儿等候的几位家属也都来了。

  “当时你献了多少血呢?”记者问他。

  “不多,300毫升吧。”赵石林说。

  记者后来从市卫计局机关支部书记张学元处了解到,当时伤者需要的血量,是800毫升。另据了解,伤者是一位50多岁的男子,当时情况挺严重,是骨盆粉碎性骨折。

  献完血,赵石林就离开了,只听到伤者家属对他说了声“谢谢”。

  “接着他又去搞文明劝导了,继续工作。”赵石林的同事,卫计局办公室主任肖正辉说。

  “后边他们还联系了你吗?表示感谢什么的?”记者问赵石林。

  “没有。我们都完全不认识。献个血这么简单的事情,微不足道的。他们几个家属自己也献了血嘛。”赵石林说。

  记者辗转联系到伤者的女儿何慧敏(音),她说,她的父亲已经在慢慢好起来了;她和家人都十分感谢好心人的帮助。

  记者问赵石林,决定要献血的时候都想到什么了?

  他说,什么都没想,一听对方说家里出了那么大的事,那么着急,“看到别人那么急,我也觉得挺急的”,对方需要的是O型血,自己也刚好是O型血,“我就给他献点血吧!”赵石林说。他就用这么简单几句话,陈述着这样朴素的想法。

  这是一个普通人;这件事,也看似一件普通小事。可是,急人所急,想人所想,救人于急难,助人于危困,却十分的不平凡——它足够让一个普通人变得独特,因他的善意和高尚,在人群中闪闪发光。

  *记者后记:赵石林当天献血并未直接用于伤者当次手术,但他后来收到血站的一条通知,告知他当时献出的血已被使用,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市卫计局机关支部书记张学元介绍,对于用血需求,急救手术和择期手术分别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而按照相关规定,临床用血量要求以县级为单位保持供求平衡。

来源:韶山市新闻中心

编辑:刘峻辰

阅读下一篇

返回韶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