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时代 我的新梦想】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编辑:刘峻辰 2018-07-17 15:26:18
红色韶山
—分享—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这是很多人对于老年生活的憧憬。很多老年人通常会过上这样的生活:或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或人在旅途,去圆年轻时未竟的梦想;当然还有人由于不习惯悠闲寂寥的时光,伤感怀旧,愁肠百结。而家住如意镇梅湖村的汤汉明老人晚年生活却过得大不同。他继续奉献余热,美化村庄,为文明创建工作四处奔走;扶危济困,为村民送去希望的灯火,奏响了一曲老有所为的夕阳欢歌。

  “人活着,就是要为社会多做有益的事情”,这是现龄77岁的汤汉明常常挂在嘴边的话。2006年,我市启动文明创建工作,汤汉明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当时担任村老年人协会会长的汤汉明主动承揽了村上的卫生管理工作,他每天骑着摩托车走村入户,动员村民做好自己的房前屋后卫生工作,发动老年人、依靠保洁员打扫村上的卫生。“要把村上的卫生工作搞好,就得带头干,就得有工有闲,多与村民沟通,让人感觉到你的话亲切、有道理。”汤汉明总结出经验,亲力亲为带头打扫卫生,通过努力,村上的卫生工作连续三年进入市里前五名,成了“免检村”。

  2014年至2016年,汤汉明当选为梅湖村村干部。村上的花草要种了?村道的路灯应该装了?……汤汉明把要做的事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四处寻找支持。他从办企业的儿子那儿“找”来资金,多次购买苗木分发给村民,用以装扮村道两旁和村民的房前屋后,最多的一次购买了4万元花卉苗木……2016年,汤汉明以75岁高龄光荣入党,他成了梅湖村入党时年龄最大的党员。

  “我们这一辈是在毛泽东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毛主席领导我们翻了身,改革开放让我们致了富。梅湖村是进入韶山的‘北大门’,得大力宣传毛泽东思想,宣传红色文化。”汤汉明自己出资,建起了一块“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的大门楼,两旁对联书写着“复兴中华共圆中国梦,科学发展同建小康村”。旁边是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汤汉明老人很热心,村上哪家有困难,比如疾病、意外伤害等,他得知后一定会去看望,自己掏钱进行慰问。”梅湖村负责人介绍,十余年来,汤汉明每年都出资万余元,对村上老人、敬老院老人进行看望慰问。由于年龄大了,汤汉明虽不再担任村上职务,但他还操着“一萝筐的心”。近日,临近新年,他从儿子企业拿回来一批价值10余万元的节能灯泡,分发到村上的每家每户。

  1000余户村民,每天骑着摩托车去每家每户分发节能灯泡,这对于一名77岁的老人来说,工作量可想而知,但汤汉明以此为乐:“能帮助一下村民,表达一下心意,我很开心,我会尽我所能,为村民献上我的余热,只要我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夕阳的歌也可以有热火腾腾的生活气息。汤汉明老人像一团四方奔走的爱心火焰,他的晚年生活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焰火。记者 余拙

 

 

编辑:刘峻辰

阅读下一篇

返回韶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