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举行第六次集体学习,深化对党的政治建设的认识,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并以此庆祝党的97岁生日。在这样一个日子,我们约请专家学者、党建工作者,回望初心,阐释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激励担当作为,思考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瞩望世界最大政党根深叶茂、蓬勃壮大的力量源泉。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永远奋斗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并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越是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强调:“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誓言,不仅是我们党在97年历程中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我们党在走向未来中不断奋进的根本动力。
初心凝聚力量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回顾中国近代百余年沧桑历史,在那样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都未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永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赤诚之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党经受住各种艰难困苦和风险挑战的考验。“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正是基于人民立场的政治优势,97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走进新时代。因此,中国共产党人更应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新的历史时期汇聚起共创历史伟业的磅礴力量。
使命呼唤担当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视为己任,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从毛泽东同志断言“我们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到邓小平同志宣告“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巨轮定能抵达光辉彼岸”,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召唤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事业不懈探索。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作出了“四个伟大”的理论概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进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其中,伟大事业是基本前提,伟大工程是核心保障,伟大斗争是实践抓手,伟大梦想是根本目标。正是基于这份沉甸甸的使命,中国共产党人愈加清晰地感受到自身所承载的责任与担当。因此,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矢志不渝投身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奋斗成就未来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党深刻认识到,虽然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倘若安于现状、停滞僵化,必将不进则退;唯有砥砺奋进、不懈奋斗,方能再创辉煌。面向未来,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需要在奋斗中彰显,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需要在奋斗中实现。正是有这份清醒和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因此,中国共产党人更应锐意进取、不懈奋斗,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参与创造伟大的时代,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周叶中/作者系武汉大学副校长,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1921年—2018年,世界东方。经过近百年艰苦奋斗,我们党从只有几十名党员到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不断发展壮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个目标中的每一项要求,都是中国共产党体现自身先进性的基本要素。
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种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就是党勇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根本属性。任何政党,其发展和成长都是一个过程,能否发展和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完善的政党,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它能否通过不断地自我革命来克服自身成长中各种不健康因素,提高对变化发展的外在环境的适应能力,正确解决自身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并通过总结经验形成指导自身持续发展的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发展、成熟、完善,并取得事业的成功,一个根本性原因就在于此。
自我革命作为一种党在整体上的自觉意识,表现在党能够时刻对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自身面临的各种考验和挑战保持清醒认识,绝不讳疾忌医,文过饰非。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但在自身发展中,由于复杂环境所带来的影响,由于党在实际中队伍构成的复杂性,由于党面对各种各样新情况新问题时在认识上都有一个过程等各种原因,党内也会出现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要求不相符合的各种问题。面对问题,我们敢不敢、能不能正视,并以极大的政治勇气来正确解决,直接关系到党能不能健康发展,始终保持自身先进性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转变党的作风,强化党的纪律,加强党内思想教育,惩治党内腐败现象,并根据新的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推进党的指导思想的丰富发展,就是对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自我革命作为党的自身建设中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要求,表现在党的各级组织在处理组织内部各种问题、党员干部在处理自己工作生活中各种问题中的一种自觉性。党的各级组织对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党员干部对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不能保持清醒的认识并及时地加以解决,不仅关系组织自身、党员干部自身的工作成效,还关系党的工作大局、党的建设整体质量。一些党的基层组织在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个别党员干部滥用权力、贪赃枉法、拉帮结派等严重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会给党的工作、党的形象和人民利益带来直接损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自我革命精神。我们党历史上形成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作风,党的政治生活的优良传统,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所以,毛泽东同志把批评和自我批评看作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主要标志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把批评和自我批评看作处理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都是要求我们通过开展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来实现自我革命。
真正做到自我革命,做好自我革命,并非易事。不管是从党的整体上来讲,还是从党的各级组织、党员干部个体来讲都是这样。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我们党在历史上之所以能够一次次纠正各种倾向性错误,就是因为我们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只有这样,才能认清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这一点,对于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同样适用。
这要求我们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确立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实现自我革命,现实中最难的就是敢于正视问题,勇于解决问题,这在很多时候是需要很大的政治勇气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做到自我革命,就是因为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把“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作为自己的一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自我革命,自然也必须有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的高尚境界和为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坦荡胸怀。
这要求我们有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自我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解决问题,把党建设成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就需要我们有正确认识问题的方法,科学分析判断时代特点以及给党提出的要求,科学分析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之所以能取得卓著成效,就是因为我们党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把握党的建设内在规律,用正确方法来解决问题。
来源:中国文明网
编辑:刘峻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