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众化的瓷质餐具

来源:毛泽东遗物故事 编辑:刘峻辰 2019-02-13 09:20:45
红色韶山
—分享—

  毛泽东在生活上素以随便简朴著称,无论衣食还是住行都如此。当然,他也有自己的喜好。比如用餐的碗,虽然对瓷质没什么要求,但对碗的装饰却有所偏爱--这种偏爱他并未明说,更没有为此发出“指示”,这都是工作人员经过长期细心观察和体会才总结出来的。

  起初,在江西景德镇给毛泽东定做了一些日用瓷,碗周围画上粉红色腊梅花,就连碗内也画上了。毛泽东很喜欢梅花,他就一直用这种碗。

  毛泽东在谈起瓷器时,曾说:“湖南有个醴陵,也产瓷器。”醴陵是毛泽东1927年考察农民运动和发动秋收起义的地方,他对那里十分熟悉,也很有感情。没想到毛泽东的这句话,给醴陵这个偏僻的湘赣交界处的小镇带来了空前的繁荣。这句话传出后,湖南人便开始关注醴陵瓷业的发展,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到了70年代,醴陵的瓷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产品质量大大提高,许多产品已堪与景德镇的名瓷媲美。

  毛泽东终身不忘故乡,愈到晚年思乡之情愈烈。他常常回湖南小住,在这块他早年成长奋斗过的热土上,感受一番逝去的峥嵘岁月。当时湖南省委接待处负责毛泽东的生活起居。当初,接待处使用的瓷器都是景德镇产的红梅图案瓷碗、瓷碟等。这使湖南方面觉得大为不妥:毛主席要回家乡了,使用当地产品更能体现出乡情,为什么不用家乡的泥巴做的碗呢?

  湖南省委接待处的肖要如接受了去醴陵为毛泽东制作日用瓷器的任务。为慎重起见,接待处邀请了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吴连登同行。因为吴连登一直管理着毛泽东的日常生活,由他监制能够保证万无一失。肖根如手持中共中央办公厅和湖南省委办公厅的介绍信到醴陵,联系了瓷厂,提取了样品。后业,在正式制作主席用瓷的过程中,他们又几度上醴陵,解决一些细节问题。不久,第一批试制品出来了,肖要如拿了成品回长沙征询意见,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于是便开始正式生产了。

  醴陵产的这批梅花瓷非常精美,无论是图案,还是瓷质、烧制工艺,均属上乘。毛泽东使用后,异常高兴,因为这是他的故乡湖南产的瓷器,从此,他就改用醴陵产的这种带有梅花图案的瓷碗。家乡人见他喜欢,就多生产了一批送到北京去,以便主席在北京也能用上家乡出的瓷碗。

  毛泽东日常生活有两大嗜好,那就是抽和喝茶。他每天要喝很多茶。他习惯于夜晚工作,夜深人静时他便以抽烟和喝茶来提神。他那张宽大的办公桌或床头桌上,时常摆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香名,他一个晚上起码要喝掉一大暖瓶开水。

  毛泽东的作息时间与常人正相反,他一般上午睡觉,但只睡两三个小时,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看报喝茶。这时,他躺在床上,一边细细地品着热茶,一边读当天的报纸。茶水喝完,他还要将手指伸进杯子把茶叶抠出来吃掉。

  毛泽东对使用的茶杯也有自己的习惯和爱好,但他讲究的不是质地、而是颜色、花纹。他喜欢白色的、印兰花图案的瓷杯,他晚年便一直用这种瓷杯。

  同样的兰花杯又分单株兰和双株兰。这是工作人员在定制这种瓷杯时的刻意安排。单株的是供毛泽东专用的,而双株的则是他接待客人时使用的。

来源:毛泽东遗物故事

编辑:刘峻辰

阅读下一篇

返回韶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