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遗物中有好几双黑布鞋,厚实的碎布底,椭圆的鞋帮,其式样之“老土”,自然为今天的时尚年轻人所不屑的。然而,毛泽东却格外喜欢,以至于一辈子都保持穿黑布鞋的习惯。
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为这种“老土”的黑布鞋取了一个十分动听的名字:“红军鞋”。后来毛泽东一直沿用这个谐称。红军到达陕北后,工作人员请延安老乡为毛泽东做了好几双布鞋。不过,延安布鞋尽管式样差不多,“质量”却比不上井冈山的。井冈山布鞋底厚耐穿,很适合翻山越岭,行军打仗。
战争年代的毛泽东,一双布鞋往往一穿多年。他是农民出身,他不但不避讳这个身份,反而以此为荣。
1937年,工作人员想为毛泽东做双新鞋,但他不同意。他这时正在写著名的《论持久战》,延安的冬天格外的冷,工作人员在毛泽东的窑洞内,生了旺旺的一盆木炭火,他就在火旁挥毫不止。夜深了,灯光闪亮着,毛泽东仍然毫无倦意,正专心致志地写作着。
门外的警卫员然后闻到一股浓浓的烧焦味,慌忙奔进去,只见毛泽东正光着一只脚,拍打着另一只冒烟的布鞋。原来,毛泽东只顾写作,忘了脚下的炭火。卫士想:主席的鞋这下该换了吧!便说:“我去请房东大娘做一双新的给您。”哪知毛泽东却不以为然:“不就烧了一个洞嘛,补一下就可以了。”又说:“延安的老百姓很苦,我们不能增加老乡的负担。”
几天后,鞋补好了,毛泽东穿上,高兴地说:“补得很好,哪个看得出来!”
进了北京,生活条件有了改善,商品也丰富多了。北京的大街小巷,商家鳞次栉比,各式皮鞋、布鞋,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工作人员根据毛泽东的喜好,定制了几双黑布鞋。有一家叫“内联”的鞋店,做的鞋质量特别好,毛泽东穿上很满意。从此,毛泽东的鞋大多由“内联”做。另外,京郊有一位老大娘,她也很会做布鞋,工作人员特别去定做了几双。
1972年2月,毛泽东的脚因浮肿,所有的布鞋都穿不进去了。这时,美国总统尼克松即将访华,工作人员急忙找“内联”联系,用最快的速度为毛泽东做了一双特大号的布鞋。不久,毛泽东穿着这双布鞋会见了大洋彼岸来的贵宾。
毛泽东尽管对黑布鞋一往情深,终身不弃,但在出席重大会议、接见外宾等公共场合时,却也不得不脱下布鞋穿上皮鞋,用工作人员的话说:这叫做“改头换面,维护形象”。
毛泽东穿皮鞋也有他的习惯,叫做“喜旧厌新”。这种习惯在别人看来仿佛不可理解,而毛泽东却不管这些,反正鞋穿在自己脚上,只要自己感到舒服就行,管别人怎么看呢!
毛泽东不喜欢穿新鞋,认为新鞋夹脚,穿起来不舒适。因此,工作人员在他穿新鞋前,总要想办法把鞋子弄得宽松柔软一些。一个最简单、最常用的办法,就是自己的新鞋子都让卫士或者身边的工作人员先穿,等到鞋子宽松了,再毛泽东穿,毛泽东决不会嫌旧。在延安时期,一次,毛泽东得到了一双新皮鞋,但他穿了没几天就不肯穿了,说:“穿了皮鞋不自由,我还是穿布鞋好!”儿子岸英从苏联回来,毛泽东见他脚穿一双黑皮靴,就把自己的新皮鞋给了儿子,说:“你穿松一些再还给我。”
毛泽东偏爱黑布鞋,但他一辈子都不穿黑皮鞋。1956年,他准备在中南海勤政殿会见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会见前他去勤政殿检查布置情况,陪同的是公安部长罗瑞卿。
罗瑞卿发现毛泽东穿着一双棕色旧皮鞋,便建议说:“主席,您还是换一双黑皮鞋吧!”毛泽东转过身来,盯住罗瑞卿的黑皮鞋,问:“为什么要穿黑色的?”罗说:“按国外惯例——”为什么要按外国的?“他打断罗瑞卿的话,并跺了跺自己的棕色皮鞋,“我们中国人要按中国人的习惯穿!“毛泽东忿忿地离开勤政殿。此后再没有人敢在毛泽东面前提皮鞋的颜色,毛泽东也就我行我素,穿着棕色皮鞋会见了一位又一位外宾。
毛泽东的几双棕色皮鞋都已破旧不堪,有的鞋跟磨平了,有的鞋面折皱了,但他怎么也不肯换新的。有一次,他准备接见客人,卫士长李银桥去鞋柜里挑皮鞋,李银桥拿起一双放下,放下又拿起来,反复地比来比去,左挑右也选不出一双好一点的。他翻来覆去地上油,可皮鞋早已失去本来的颜色,怎么擦也没有办法使它亮起来。李银瞧瞧自己脚下那双油黑发亮的皮鞋,眼睛不由得潮湿起来。后来李银桥多次劝他换双新鞋,但毛泽东总是说:“我只去见见客、开开会,要那么好的皮鞋干什么?”
毛泽东穿鞋只求宽松舒适,不求质地品牌。有一次,毛泽东无意中看到了周恩来穿的网眼皮鞋,他很欣赏,认为网眼可以散热透气。回来后,他忍不住问工作人员:“总理那双皮鞋是在哪里做的?”听话听音,工作人员领悟到毛泽东喜欢上了这种皮鞋,忙去打听,回来后告诉毛泽东:“是北京做的,师傅叫王凤德。”毛泽东点点头,不再作声。
工作人员晓得毛泽东喜欢上了这种鞋,他们就找到了王凤德师傅,让他照周恩来那双皮鞋的样式再给毛泽东也做一双。王师傅精选国产鹿皮做网眼,托上内衬,然后用西德产“三马头”牛皮做鞋帮,花了好几天时间,一针一线,做出了一双很雅致的网眼皮鞋!毛泽东试穿后,觉得十分舒服,对王师傅赞不绝口。
1963年夏,当他穿上这双鞋时,又想起了做鞋师傅来,问:“王凤德哪里去了?”
来源:毛泽东遗物故事
编辑:刘峻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