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收支家政篇:与寻常百姓同用的各种票证

来源:毛泽东遗物事典 编辑:刘峻辰 2019-07-08 15:01:17
红色韶山
—分享—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如今中国人习以为常的购物方式,但在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人购物却不能如此简便,人民币必须找各种票证帮衬,才能完成购物的过程。如今30岁以上的中国人无不对购货证,以及购货券、粮票,布票,棉花票,肉票等票证记忆犹新。

  也许人民难以置信,作为当时中国的“第一家庭”,毛泽东一家也和寻常百姓家一样使用各种定额的票证,并曾为买一点茶叶,买一床蚊帐缺少票证而东拼西凑,但这却是历史的真实。毛泽东遗物中的各种票证以及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的证言,足以打消人民在此问题上的一切疑惑。

  在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珍藏的毛泽东遗物中,有毛泽东个人购货证两个。其中1964年“北京市个人购货证”1个,浅黄色、长9.5厘米,宽6.5厘米,封面“姓名”一栏用蓝色墨水笔填着“李德胜”,单位一栏为蓝色打印字“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发证时期为“1964年1月1日”。盖红色圆形“北京市西城区百货管理处票证专用章”。1965年“北京市个人购货证”1 个,白色,长9.5厘米,宽6.5厘米,封面“姓名”栏用蓝色墨水填着“李松前”(毛泽东化名之一),单位及盖章与上相同。

  毛泽东遗留下的购货券共有166张,其中1971年北京购货券163张,长5厘米,宽10.6厘米,绝大部分较新,有两张有明显折痕及污迹,另有11张的正面或反面用蓝色圆芯笔写有20、22、27、30、31、34、35、39、56、57、71等数字。1962年北京购货券“日用工业品券”2张,一张为棕色花纹的“0.5张券”,长4.5厘米,宽9.5厘米,一张为暗红色花纹券,长5厘米,宽10厘米。1972年1张,为蓝色花纹的“0.1张券”,长4.2厘米,宽9.2厘米。

  毛泽东遗留下的北京棉花票共有18张,其中1967年1张,1968年1张,1969年到1976年每年2张,1971年到1976年为“壹人券”。北京市布票共35张,其中1966年2张,为“伍市寸”票。1968年2张,为“壹市寸”票。1970年3张,为“壹市寸”票。1971年7张,1张“拾市尺”、2张“壹市尺”,4张“壹市寸”。1972年4张,2张为“捌市尺”,2张“壹市寸”。1973年6张,2张“拾市尺”,2张“捌市尺”,2张“壹市寸”。1974年6张,2张“拾市尺”,2张“捌市尺”,2张“壹市尺”。1975年5张,1张“拾市尺”,2张“捌事尺”,2张“壹市寸”。逐项加起来,共留下布票128.7市尺。

  据毛泽东生活秘书吴连登回忆,毛泽东一家也时常有票证不够用的时候,有次江青买蚊帐,布票不足,临时找他凑了一些才买回蚊帐。毛泽东建国以后春秋两季一直穿的睡衣,补了67个补丁,领子全换过,袖子已面目全非。1962年,工作人员劝他换件新的,他说:“我们国家还很穷,发的布票很少,你不也穿着补丁衣服吗?我就不能穿?因为我是主席?我看还是应该节省点,不要作新的,破了再补嘛。”睡衣太破旧了,洗衣店没法子洗,只好请工作人员来洗,在泡好洗衣粉的水里抖一抖,漂一漂。不敢用手拧,一拧就碎了。

  毛泽东遗物中有粮票156张,其中全国通用粮票155张,为1965年,1966年印制,142张为“伍市斤”票,9张为“叁市斤”票,3张为“壹市斤”票,1张为“半市斤”票,共计740.5市斤。北京市地方粮票1张,为1974印制的“贰市两”票。

  毛泽东每月的粮食定额为24斤。据他身边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就餐时吃菜吃得较多,米饭只要一两左右,一天不过三两,所以能节余一些给李敏、李讷等子女,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北大读书的女儿李讷平时回家,都是和工作人员一起在大灶用餐。有一次周末回家,毛泽东看到孩子饥肠辘辘,狼吞虎咽的样子,自己的饭也让给李讷吃了。晚上,工作人员对毛泽东说:“主席,李讷太苦了,你看是不是可以——”,“不可以”,毛泽东接着说:“同全国人民相比,她还算好一些。我是国家干部,国家按规定给我一定待遇。她是学生,按规定不该享受就不能享受。谁叫她是毛泽东的女儿呢?还是各守本份的好,现在这种形势尤其要严格。”

  毛泽东经常要在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地处理国内外事务,也时常外出巡视调查,无论走到哪里,该自己付粮票的都自己付。从1964年7月23日到9月22日的两个月间,毛泽东便给人民大会堂交纳便餐粮票5.5斤。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现保存有毛泽东交粮票收据93张,涉及上海锦江饭店,湖南省委接待处等数十家单位。在廉洁自律方面,毛泽东无愧为全党的表率。

  毛泽东遗物中,尚有两张肉票,为1963年11月票。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由于严重经济困难,加之苏联卡中国的脖子,中国人面临着度荒还债的严峻局面,能有粮吃就算上好的了,吃肉变成了一个奢侈的梦。毛泽东爱吃肉,尤爱吃红烧肉,但在那种情况下,他宁愿与人民同甘共苦。1960年12月27日,毛泽东对卫士张仙朋说:“我不吃猪肉和鸡了,猪肉和鸡要出口换机器。我看有米饭,有青菜,有盐有油,就可以了。”一次,毛泽东召集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开会,到了深夜,张仙朋与服务人员商量,趁着开会,给中央领导作些包子,多少放点猪肉。当他们把夜餐送上以后,不多时,周总理出来了,悄悄问他们:“主席说了不吃猪肉,怎么包子里放肉了?”他们回答说:“主席几天没有吃肉了,今天开会,我们想让主席和政治局的同志一起吃点。”总理听了,点了点头,但又严肃地说:“以后没有主席的话,可不要搞了。”张仙朋等工作人员曾一起向毛泽东说:“您这样下去,会把身体弄垮台的,全国人民每人省下一口也愿意让您吃得好一点。”毛泽东坚决不肯,他说:“全国的老百姓都是这样,我一个人吃了不舒服啊!”

 

 

来源:毛泽东遗物事典

编辑:刘峻辰

阅读下一篇

返回韶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