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我市民间资本运作现状的调研与启示
为了认真贯彻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深入实践、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市工商联成立了专题调研领导小组,由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章小玲任组长,鲁冠军、成建军任副组长,部分副主席和执委为成员,从5月6号起,就“如何撬动我市民间资本、促进全民创业”开展了一次综合调研,走访了全市2个乡镇、5个相关单位、4家企业及3家银行等。现就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民间资本的基本现状及问题:
1、存贷比不合理。至2009年底,我市民间资本在银行的存款总额19.9亿元,这在一个仅10万人的县级市来说,存款是比较高的。而我市各银行(包括信用社)贷款的总额才4个多亿,存贷比才20%多。据我们调查,湘潭的存贷比是70%以上,长沙达到80%,较我市相比,存贷比不合理。
2、老百姓小富即安思想根深蒂固。我市民间资本持有者主要分布在旅游服务、电杆钢模、生猪加工等三大领域。在这些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赚到钱后都愿意存到银行,认为这样保险。其主要原因是社会福利事业不完善,担心老了没钱用。还有一部分人不是比如何把事业做大做强,扩大再生产,开辟新领域,而是比在银行存款的多少,以银行存款的多少来炫耀自己的财富。这种小富即安的思想严重制约了自有资本的再投入与再发展。
3、政府的投资环境有差距。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不强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在调研中了解到,部分职能部门还停留在管理型机关的意识上,在非公经济人士面前调子高,耍威风,索、拿、卡、要的现象依然存在,个别职能部门的办事人员甚至是对工商企业设门槛,还有一些部门为了部门利益违规乱收费乱处罚,造成企业负担过重,等等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非公经济的发展。
4、政府可供投资的项目相对较少。我市由政府储存可供非公经济人士投资的项目目前还不多,由政府引导开发的领域,在宣传和发动上还不到位,特别是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由政府牵线搭桥的作用不明显,在本市有很多有项目的无资金,有资金的又找不到好的项目,目前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更是有很多好的项目等待资金开发,这些完全可以通过政府出面牵线搭桥,引导民间资本参与。
5、资本持有者二次投资成功率不高。在2005年前后,我市一大批在外从事电杆钢模业的从业人员在掏得第一桶金后,相继回乡寻找再投资项目,但绝大部分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就是找到投资项目的人员中,其成功率也不是很高,目前只有苏文明投资的高翔重工项目看好,发展潜力强劲,但时下也困难重重,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予以扶持。
6、非公经济没有一个良好的融资平台。有许多非公经济人士在掏得第一桶金后,也曾想过扩大经营范围,投资新的领域,但现有的资金又不够,需要借助一个融资平台。而在我市尚无正式注册的贷款担保机构,银行的放贷制度又较严。据调查,各银信单位在我市的受信贷款额度有8.7个亿,而实际发放贷款才4个多亿,发放率不到50%,在这些贷款中,由信用社发放的贷款就达2亿多,光大银行达6千万,也就是说,各国有商业银行至少有6个亿的贷款可以发放在我市,但这些贷款目前根本就发放不出去,原因是需贷款的企业或个人达不到贷款条件。所以很多民营企业主宁可以比高于银行利率而低于高利贷的形式向民间融资。
二、如何撬动民间资本的思路
近年来,我市民间资本存量大幅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市民间资本存量已近20亿元。存贷相差16个亿,如能够发挥作用,那么它释放的能量将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一笔可观的资本,如果把这笔资本撬动吸纳出来,最大限度地释放它的能量,那么韶山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就会出现新气象。如何撬动这笔可观的资本?民间资本如何“突围”?我们认为具体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去加以思考。
1、引导撬动。首先是政府引导,政府要根据韶山的实际,制定出可行有效的投资方案,包括投资政策,要让投资者有地方投,有信心投,投资投得安心、放心。建议我市尽快成立贷款担保公司,注册资本起点不必太高,在1000万元即可,政府出资200万元左右,吸纳5个左右的股东。其次是市场引导,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资源优势、经济特色,那么,根据这些优势和特色建立一个地方的经济市场,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人们会心甘情愿把包里的钱掏出来。如我市现有的金海贸易大市场、工贸市场、农贸市场、粮贸市场等等,都是政府办市场,民间去投资的。这种政府引导与民间掏钱办事的途径应该说是可行的,也是成功的。我市目前可开发的市场领域还很多,比如旅游纪念品市场,就是一篇大文章。
2、诚信撬动。人们投资怕什么?怕不讲信用,怕先是引诱入室,然后再关门打“狗”,我们的地方领导要讲诚信,要说话算话,要与投资者和私营业主交朋友,让他们有钱愿意投、敢于投。要尽快建立一种诚信的融资关系。特别是在政策上一定要稳定。以往有的领导,曾经一说到招商引资或吸纳民间资本时,开口闭口就讲减免税收,自以为这一招很灵验。殊不知,很多非公经济人士对有些免税的优惠期望值并不高,他们认为减免税收是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是不正当的行为手段,况且地方领导无权减免。再说非公经济人士因国家政策赚了钱,再投资回报国家,理所当然。而他们真正怕的是,有些领导不执行政策,搞政策游戏;怕个别单位不执行政策法规搭车收费;怕政策变来变去;怕有些领导用政策来吸引你,又用政策来损害你的利益。因此,在这方面,政府尤其要注重讲诚信。
3、项目撬动。良好的项目能够激发民间的投资热情,我市已有一些成功的项目投资经验,比如谭永红投资的“湖南韶山永红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徐耀军组建的“国英生态农业示范园”,在目前都发挥了良好的效益。根据韶山的实际,完全可以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旅游业、房产业、城市建设等产业。我市有7大景区81个景点,目前开发利用的还不到一半,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引导力度,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旅游景点的开发领域,加快中长期投资领域的建设,使资金持有者觉得有奔头,敢投资。今年5月14日国务院关于发展非公经济的新36条,就进一步拓宽了民间拓展的领域和范围,其中允许民资兴办金融机构,支持民间资本以入股方式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鼓励民资参与石油领域、建设性住房等等,这就是给我们的一个最好的启示。据我们调查,去年10月新成立的韶山光大村镇银行,目前注册资本只有5000万元,严重制约了该行的发展,建议政府督促尽快增资扩股,至少注册资本达2个亿,新增的注册资本可以在韶山的企业或个人中吸收。
4、环境撬动。良好的投资环境能使投资者感到放心。良好的投资环境,除了优惠政策外,还包括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规划效益、周边关系、地方政府支持等。目前,韶山为了吸纳民间投资,注重为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为了便于管理,建立了永泉科技园,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可以加大这方面的建设力度,扩大园区的招商领域。园区建设,有领导、有组织、有专班、有政策,水电路通讯等五通一平到位,颇受投资者欢迎。
5、服务撬动。投资者是上帝,地方领导、各个部门都要增强服务观念。在投资者的眼里,你是领导,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地方领导,各个部门,千万不可盛气凌人。我们的职能部门领导要亲临现场帮助投资者排难解忧。政府要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如一站式服务、上门服务等,都是一些成功的服务吸纳模式,值得借鉴。
6、支持撬动。绝大多数老百姓在手里有了一定的资本后,都愿意再投资,但真正再投资新领域仍然存在很大的资金瓶颈,而银行贷款的可能性很少,所以建立地方信用担保机构,是解决这一瓶颈的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很多地方有了很好的成功经验,毗邻我市的湘潭县就成立了7家信用担保机构,其中有由政府投资控股的,有政府和民间合资的,也有民间股份合作制的。这些担保机构的形成,大大扩大了民间的融资渠道,简化了融资手续,有效地激发了全民的创业的热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有序发展。
7、典型撬动。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发展思路、经验和典型。有思路就会有出路,有经验就会有开局,有典型就会有发展。一个好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它会以一带十,促进一个地方的经济蓬勃发展。抓典型首先要树好典型,让典型说话,让典型引路,让典型带领。对好的典型,要鼓励他们参政议政,要重视他们的献言献策,贡献大的还应适当予以奖励。要让大多数人想当典型,愿当典型,并使典型变成一个地方的磁石,把周围所有的投资者都吸到一起,再裂变开来。今年,我市就做了一件大好事,在五一期间表彰奖励了一批劳动模范、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优秀企业员工,这在我市企业中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也必将激发更多资金持有者的投资欲望。
撬动民间资本,促进全民创业是一篇大文章,民资有出路,市场路才通,藏富于民,创富于民,民富才国强,要做不难,做好不易。以上七个方面,只是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思路。其实,很多地方已有不少成功的实例和经验。我们这里只是想说明,撬动和吸纳民间资本大有作为。至于怎么去做,归总而言,就是要构造好经济发展的平台,以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
作者: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 章小玲
编辑:刘峻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