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田村小农水建设创建了新模式

作者:余拙 编辑:刘峻辰 2011-10-02 12:01:37
红色韶山
—分享—

副标题:村委会+企业+农户

  韶山新闻网讯 机声轰鸣,3台大型挖机,1台大型装载机在银田镇长田村的乌龟塘来回穿梭。“这口塘原来的水面不足10亩,现在要扩大到40亩,挖掘土方3万余方,仅扩容工程预算就要投入20余万元。”9月27日,记者来到施工现场,长田村村支部书记彭泽林兴奋地表示,村民将再也不要为用水难问题发愁了。

  长田村是我市的干旱死角,虽然市水务局投入不少资金建设水利工程,但由于今年天旱少雨、无外水来源,村民们用水还是严重紧张。现在该村的75口池塘,11座水坝全部干涸,全村400余亩水稻绝收,200余亩水稻欠收。不仅灌溉用水紧张,村民的生活用水也很紧张。饮水工程虽然覆盖了该村90%以上的农户,但由于村民们生活用水也被逼用上了饮用水,致使地下水水源供不应求,高位置住户水压不足,村民们经常为用水发生扯皮事件。彭泽林说:“对于用水,我们有着切肤之痛。经济要发展,村民要富裕,水利必须先行。”

  村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如何尽快把水利基础设施搞上去?彭泽林与相关部门负责人接洽后,决定引资发展村上的水利。通过洽谈和实地考察后,九华园林绿化生态园入驻长田村了。该企业在长田村租用山地300余亩,致力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九华园林绿化生态园负责人李敦信向记者表示,他们入驻长田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兴水利。9月初开始,挖掘机器就入场施工了,目前已把长托塘挖好,乌龟塘正在加紧施工之中。他们计划投资100多万元对长田村的7口池塘进行扩容,增加蓄水量将达8万多方。“我们的池塘挖好后,能彻底解决村民们的用水难问题。”彭泽林说。

  彭泽林向记者表示,今年该村村民还计划自己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水利冬修。彭泽林说:“我们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式就是村委会组织引导,做好服务工作,企业是水利建设工程的主体,村民量力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水利建设。我不知道这个方式对不对,但她能实实在在地解决村民用水难问题,也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作者:余拙

编辑:刘峻辰

阅读下一篇

返回韶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