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锋同志非常关心韶山的社会主义建设,多次来韶山蹲点、视察、指导工作。为了接待好毛主席的客人,为了韶山轻工业的发展,1969年3月,中共中央委员、湖南省委书记华国锋同志在中共“九大”期间,与国家纺织工业部领导同志研究,商定在韶山建一个棉织厂。1969年8月13日,纺织工业部下达66号文件,同意在韶山兴建规模为120台布机的棉织厂(生产毛巾、手帕),并负责该厂的生产工艺、主厂房、生产附属工程的设计。湖南省轻化纺工业公司为之积极筹办。
1969年湖南省韶山区革命委员会择址银田公社南村大队麻园里,筹建韶山棉织厂。1970年7月的一天,当韶山棉织厂刚刚破土动工不久,中共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省革命委员会代主任华国锋同志风尘仆仆地来到了韶山,接见了当时筹建指挥部负责人张泽佐(后任韶山棉织厂党委书记)。华国锋同志紧紧握着张泽佐同志的手,亲切地询问了工厂筹建的情况。当他听完详细汇报后,对张泽佐等同志指示:“在毛主席家乡建厂,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多快好省地早日建成投产”。
张泽佐同志立即把华国锋同志的指示传达到当时党的核心小组和全体筹建人员,使大家更加明确了建厂方针,增添了干劲。韶山棉织厂筹建人员,以大庆石油工人为榜样,以“铁人”精神抓进度,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按华国锋同志指示精神,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试产。
1970年12月26日,韶山棉织厂生产的第一批精心制作的产品,向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寿辰献礼。华国锋同志知道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鼓励韶山棉织厂注重产品质量,继续攀登,乘胜前进。
1971年2月,韶山棉织厂正式建成投产。5月28日,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华国锋同志在韶山区委书记毛泽普等领导的陪同下,又一次视察韶山棉织厂。这一天,雨下个不停,风刮得正猛,正当大家十分担心的时候,华国锋同志顶风冒雨出现在大家面前。只见他神采奕奕,满脸笑容,身穿一套灰色的普通制服,脚穿一双解放鞋,迈着坚实的步伐走来。当张泽佐同志迎上前去时,华国锋同志立刻认出了他,含笑紧紧地握着他的手:“张泽佐同志你好哇!”“首长您好!”张泽佐同志请华国锋同志到他办公室坐一坐,喝杯茶,华国锋同志微笑地推辞了:“先到车间去看看。”边走边听取张泽佐同志关于建厂情况汇报,非常高兴地说:“厂子建得快、投资少、见效快,符合多快好省的精神”。并勉励道:“你们是个生产纪念品的工厂,要多搞一些好的花色品种,接待好毛主席的客人”。
华国锋同志走到哪里,哪里顿时就沸腾起来。华国锋同志在车间仔细察看每一个工序的生产环节,和工人们亲切交谈,询问工人们的学习、生产和生活情况,并热情握手问好。有一个机修老工人满手油渍未来得及擦干净,就被华国锋同志握住了。顿时一股暖流涌来,这位老工人激动得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华国锋同志从一个车间走到另一个车间,当走到印花车间时,看到印花工人手工操作劳动强度较大,便对陪同的毛泽普等区委领导说:“你们要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用机器来代替笨重的手工操作。”
华国锋同志两次视察韶山棉织厂的幸福情景一直激励着该厂干职工不断勇攀科技高峰。在厂党委领导下,工人们以华国锋同志的指示为动力,自己动手,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克服了重重困难,攻破了道道难关,终于造出了“光电对位手帕自动印花机”,代替了手工操作。过去几十人干的事,现在只要三个人就可以完成,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
韶山棉织厂在华国锋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韶山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生产不断发展,技术不断革新,产品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在完成生产纪念品的基础上,还生产了大批民用产品,并承接了出口产品任务。韶山棉织厂生产的具有韶山特色的毛巾、手帕除满足来韶山瞻仰的中外友人需要外,还销售到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1975年与建厂初期的1971年相比,总产值增长3.8倍,达366万元。毛巾增长3.2倍,手帕增长2.3倍。花色品种不断创新,到1976年止,手帕花样达200多个,毛巾花样达209个。韶山棉织厂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先后制造出“光电对位手帕自动印花机”、“烘纱机”、“染布机”、“平洗机”等50多台大中小型设备,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工效和产品质量。1979年4月,韶山棉织厂生产的“韶峰”牌7205提花枕巾首次评为全国优质产品。每当韶山棉织厂取得成绩,受到社会赞扬时,他们都念念不忘华国锋同志。
来源:韶山市新闻中心
作者:张再田
编辑:刘峻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