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心揣摩的字帖

来源:毛泽东遗物故事 编辑:刘峻辰 2019-02-13 09:02:51
红色韶山
—分享—

  毛泽东的藏书中,有数量不少的字帖,独特地反映了作为一位政治巨人的兴趣爱好。据统计,他的书房所存拓本、影印本碑帖达六百多种。

  湖湘大地出现的第一位大书法家是欧阳询,他是一位对整个中国书坛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书法家。

  欧阳询是谭州临湘(今长沙)人,生活在隋唐之际(公元557-641年),字信本,有关他的传说至今还流传在韶山民间。所说他曾隐居在韶山冲滴水洞附近的一座山中,筑草庐,练书法,以避隋朝廷追杀之祸。唐朝建立后,他顺着一道小溪--现在的韶河,下湘江,辗转到了长安,在唐太宗身边做了官,后人就把他隐居过的山叫做“书堂山”,那条小溪称为“官港”。

  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颜真卿、柳公权,都师承欧阳询。值得指出的是,一千多年后,又一位书法大师--毛体的创立者毛泽东正是从欧体入门的。少年时代,毛泽东往返于外祖母家,必须从书堂山下经过。每过一次,他都要回味起乡人、族老和私塾先生对欧阳询的津津乐道,他对书法的兴趣就是从这时开始的。据毛泽东的同学和老师回忆,他练的第一本字帖就是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从他留给人们最初的墨迹,即现在可见到的他读过的《诗经》、《论语》上他的亲笔题签,也知道他首先写的就是一手秀丽而见风骨的欧体小楷。应当说,这是毛泽东书法的基础,也是灿烂的湖湘文化给他的营养。

  不过,毛泽东从楷体入门,后来却渐渐离开楷体,他的书法成就也不在楷体,因为他豪放的性格与平稳的楷体是不相宜的,但毛泽东找到了他书法发展的正确之路。

  少年时代,毛泽东初学书法就与众不同,他不愿描红模字,而要自己放手写,他放手写的却比一般学生照着写的还好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认识到了练帖的重要性。1910年秋,他离开韶山,到了湘乡县城。这是一座文化古城,书香浓郁,练习书法蔚成风气。城内有好几处大书法家留下的遗迹,如米芾的洗笔池、纪念禇遂良的禇公祠以及曾国藩兄弟在云门寺等处的墨迹。书法是毛泽东就读东山高小的必修课,老师照例在授课之前讲述一通湘乡书法的发展史。每到临池,毛泽东总是一丝不苟。课余,他又喜欢临帖拓碑,寻访古迹。他对王羲之《兰亭集序》爱不释手,由于练得勤,他的小楷已相当工整秀丽。东山高小位于东台山麓,山上有座贞元观,刊有湘乡草书名家萧札容和其他书法家的碑刻,毛泽东常与同学登山临摹。

  学生时代的毛泽东,书法未成体式,更没有定型。从童年入私塾到在长沙的头十年,毛泽东基本上写一手小楷。有些人说毛泽东不善楷书,这是不晓得历史。1913年10月到12月,他做的听课笔记《讲堂录》,就是用的蝇头小楷,甚至到了1917年,他给《伦理学原理》作批注,12100个字,仍基本用的是小楷;《讲堂录》、《伦理学原理批注》虽然是随手作于课堂,但写得相当工整,足见毛泽东做事的认真。

  在其他一些场合,毛泽东的书法逐渐显现出了他的个性与创造性。如《明耻篇》题志,特别是1915年8月写给萧子升的一封信里,他的字体由楷书转变成行书,又慢慢由行书向草书转化。毛泽东1917年写给白浪滔天的信及同年8月23日写给黎锦熙的信,用的却是他以前完全不一样的有隶书味道的章草。不过,这种字体后来他就很少用了,惟一的例外是1934年1月15日他用隶书体为红军烈士塔题词。

  从以上情况看,毛泽东学生时代就练过多种帖,在书法上是下过硬功夫的。他后来虽然较少写楷书,但他早年打下了楷体的根基,他的草书也就暗藏了楷书的风骨。

  我们重点来看看毛泽东中后来习帖的情况。

  1935年1月20日,长征途中毛泽东率领红军翻越娄山关,他立在关头,举目四望,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低头看见一块石碑,上面镂刻着“娄山关”三个红漆大字,他品味了好一会儿,问卫士陈昌奉:“娄山关刻碑干什么?”陈昌奉和大家都被问住了。毛泽东便自己做了解释:“关乃要塞,是出入通道,常以碑石,碑柱为界,区分和标志地名。”他接着评价这三个字说:“写得苍劲,运笔如飞,石匠也刻得精美。”话毕,他以手在笔画上临摹,感叹道:“可惜不知出版哪位名家之手,修建于什么时候?”他看了又看,最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毛泽东到达陕北后,有比较安定的环境临池习帖了。他的书体笔势就是在这时开始定型并走向成熟的。在延安,他有一套钟爱的晋唐小楷书帖一直带在身边。这套字帖来之不易,还发生了一件与人争字帖的趣事呢!

  1937年,一位热血青年奔赴延安,前往拜访毛泽东。他带了一挎包的书--这是他刚刚从战火纷飞的废墟中抢救出来的,包括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仲夏夜之梦》四本名著,还有两本中国名帖《石索碑帖》和《三希堂残帖》。不过,这位青年起初并未打算要把这些书和字帖送给毛泽东作“见面礼”。及至与毛泽东相见,两人谈得十分投机,那青年情不自禁地把舍命背到延安的宝贝一股脑儿掏出来,要送给毛泽东。

  毛泽东见到书,眼睛为之一亮,搓着双手连声称好,刚要道谢,岂料斜刺里杀出个程咬金,莎翁的两本名著和一本字帖被人一把抢了去。毛泽东转头一看,是朱光。朱光在苏区和红军中有“才子”之称,与朱德同乡,跟毛泽东私交甚好,这样他也就不分“大小”夺其所爱了。

 

 

  毛泽东有些不满:“岂有此理!”朱光却振振有词:“见面分一半!”--俨然两人在路上捡到了金元宝似的,争的不可开交。而书的本来主人在一旁既深得有趣又有些着起急来,只得出面“调解”,决定平分秋色:朱光得到了《奥得罗》、《李尔王》、《石索碑帖》,毛泽东则留下《哈姆雷特》、《仲夏夜之梦》和《三希堂残帖》。朱光有些得意,问毛泽东:“这样分配合理吧!?”毛泽东看看“对手”--比他小十岁的朱光,无奈地点点头--他惋惜的是一本字帖被夺走了。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收集了大量碑帖,从晋、唐,到宋、元、明、清,乃至近代大书法家的墨迹都搜罗到了一块儿,如王羲之、智永、怀素、欧阳询、张旭、米芾、宋徽宗、宋高宗、赵孟頫、康熙直到于右任。一般而言,毛泽东喜欢笔走龙蛇的草书,对于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帖、孙过庭书谱、怀素草帖、怀素《自叙帖》、《论书帖》、《苦笋帖》及古人所编《草诀要领》、《草书百咏歌》看得最多。这些书帖常放在他床前的桌子上,反复临摹,把它们的神韵都融入到自己的书法中去。这样一来,毛泽东经过合各体之长,到了20世纪50年代,便形成了他独有的豪放不羁的“毛体”。

  有一次,毛泽东从黄炎培老先生手中借得一本王羲之的真迹,大喜。可是,黄炎培给了他一个借阅期限:一个月。毛泽东废寝忘食地习帖,黄炎培很“较真”,怕毛泽东拖期,中间几次打电话来催问,这可惹烦了毛泽东,他说:“讲好了一个月就一个月!怎么也学会逼债了?”到期那一天,毛泽东即吩咐卫士:“零点以前一定要送到。”他竟练到还书前的最后一刻。黄炎培竟敢向毛泽东“逼债”,毛泽东戏称他“不够朋友够英雄。”

  毛泽东一生爱帖,在他的卧室外间会客室有很多字帖,摆满了三四个书架。在他卧室的茶几上、床铺上、办公桌上,到处都放着字帖。1961年10月27日,毛泽东要看怀素的《自叙帖》,并要田安英、逄先知把他已有的所有字帖集中放在他身边。从此,秘书们就在北京和全国各地,给毛泽东买来了很多字帖。1964年12月10日,他要看各家书写的各种式的《千字文》帖,秘书就成为他收集了三十多种。

  毛泽东爱帖、习帖,他由此得出了许多书法理论,他说:“字要写得好,就得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练。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

  毛泽东一生搜集了大量字帖,但并不是为了“收藏”。他的字帖中没有极为珍贵的善本、古本。尽管以他的职务,完全可以弄到不少珍本,成为收藏家,但他不那样做。相反,他还把自己所藏的具有文物价值的本子捐献出去。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就将收藏的《王船山手迹》、《钱东壁临兰亭序十三跋》捐献给故宫博物院。他从有关部门借阅过不少真迹。如1958年10月16日,他在给田家英的信中说:

  请将已存各种草书字帖清出给我,包括若干拓本《王羲之等)、于右任千字文及草诀歌。此外请向故宫博物院负责人(是否郑振铎)一询,可否借阅那里的各种草书手迹若干,如可,应开单据,以便按件清还。

  1959年10月,田家英、陈秉忱替毛泽东向故宫借了二十件字帖,其中八件是明代大书法家的草书,包括解缙、张弼、董其昌、文徽明、傅山等人的草书。毛泽东看完后,都吩咐如数归还。

来源:毛泽东遗物故事

编辑:刘峻辰

阅读下一篇

返回韶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