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倒背如流的《论语》

来源:毛泽东遗物故事 编辑:刘峻辰 2019-02-13 09:04:08
红色韶山
—分享—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辑录的关于孔子言论和思想的经典性著作,总共20篇。宋代大学者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合成“四书”,并给它们做了详细的注解,在明、清两个朝代,它成为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必读之书,这也是做了十七年“清朝人”的毛泽东少年时代的重要读物。

  1936年,毛泽东在保安接见美国记者爱德加.斯诺时说:“我八岁那年开始在本地一个小学堂读书,一直读到十三岁。早晚我到地里干洗。白天我读孔夫子的《论语》和‘四书’。”1964年8月18日,他在北戴河又说:“我过去读过孔夫子的书,读了‘四书’、‘五经’,读了六年。背得,可是不懂。”“那时候很相信孔夫子,还写过文章。”

  毛泽东小时候读过的“四书”、“五经”,现在只保存了两本,就是其中的《论语》和《诗经》。这两本书可以说是“劫后余生”。原来,毛泽东在1910年秋离开韶山,在他的父母去世和弟弟也外出之后,他留在家里的书,都由帮他看家的毛佑生用箩担子挑到祖居地东茅塘藏走来。1927年9月,毛泽东秋收起义后上了井冈山,他受到反动当局的通辑,他的故居和一切家当也被没收。乡人胆战心惊,不得不把写了毛泽东名字和笔迹的书都放到一个叫乌龟颈的山坳上,一把火烧掉。大火纷飞中,幸亏毛泽东的堂兄毛宇居紧忙抢出了几本,其中就包括这本《论语》。

  这本书呈深棕色。少年毛泽东用工事的欧体字,在页面左上方竖写了“论语下”,并签有他自己的错别字“咏芝”(“咏”用的是繁体和异体字)。这本书长23.5百米,宽14厘米,厚1厘米,是朱熹的《论语集注》在清代的石刻线装本。从印出到现在将近200年,但保存尚完整,只是封面、封底有些破损,内页有虫蛀和几处撕坏。内容包括卷之六到卷之十,共80页。全书都有红色的圈点句读。它的封面按韶山乡间通常的保护办法,涂了桐油。1994年3月,湖南省文物鉴定组将它定为二级文物。

  (毛泽东熟读中国文化典籍,学问博大精深,国学功力深厚。这是少年毛泽东读过的《论语》)。

  毛泽东少年时代读《论语》,是迫于先生的压力,他对这些“正书”,能够背诵,但不甚理解。因为这样的书内容十分精练简约而内涵深奥,没有足够的人生体验和相当的古文字根底的人,当然是难以读懂弄通的。虽然幼年毛泽东十分聪颖,但对这样难懂的书也是提不起兴趣的。所以他往往用“正书”作掩盖而大读《水浒传》之类的“杂书”。先生发觉后,要他背书,可他却能倒背如流。有一回,他还活用了《论语》中的句子,拿来对先生出的对联,用“修身”对“濯足”。

  如果说毛泽东少年时读《论语》是被迫,那么,他青年时期研读这本书就是出于自觉的兴趣了。他在1915年9月6日写给好朋友萧子升的信中说:“尚有其要者,国学是也。足下所深注意......其义甚深......顾吾人所最急者,国学常识也。昔人有言,欲通一经,早通群经。今欲通国学,亦早通其常识耳。”意思是说,国学非常重要,想要掌握别的学问,就先要掌握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国学。

  在写了这段话的第二年,他又谈道:“经之类十三种,史之类十六种,子之类二十二种,集之类二十六种,合七十有七种,据现在眼光观之,以为中国应读之书止乎此。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

  毛泽东的学问最重要的一部分,正是“国学”。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前后的十多年,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应当指出的是,毛泽东对于“国学”,历来持批判吸收的态度,而不是囫囵吞枣,做到了活学活用。

  1913年10月到12月,毛泽东在第一师范的前身即第四师范记下的《讲堂录》中,有好多处引述了《论语》中的句子。其中有这样的话:“古者为学,重在行事,故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夫子以好学称颜回,则曰不迁怒,不贰过......”这段话中,“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出自《论语.学而》;“不迁怒,不贰过”出自《论语.雍也》。毛泽东还分别引用了《论语》的其他一些篇章如《公治长》、《里仁》诸篇,“孔子尝言志矣,曰:志于道,著于德,依于仁,由于义。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也,未之有也。”

  毛泽东对中国古籍怀有浓厚兴趣,书中一些积极有用的东西,在以后的几十年间,写书作文或谈话中,常被他恰到好处地运用。

  1916年12月9日,毛泽东在给黎锦熙的信中说:“昔者圣人之自卫其生也,鱼馁肉败不食,《乡党》一篇载之详矣。”次年4月1日,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其中大量地引用了《论语》的话,如:“有圣人者出,于是乎有礼,饮食起居皆有节度。故‘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1918年6月,毛泽东从湖南一师毕业,新文化运动已在蓬勃兴起,毛泽东投入其中。在五四运动中,他以批判的态度对孔孟学说中宣传的封建道德观念加以批判。如他在1919年7月14日出版的《湘江评论》创刊号上写道:“在学术方面,主张彻底研究,不受一切传统和迷信的束缚,要寻着什么是真理。”他还在几篇短文中讽刺“遍游各国,那里寻得出什么孔子,更寻不出什么明伦堂。”在《湘江评论》随后各期中多有批判孔孟学说的,如《健学会之成立及进行》中说:“于孔老爹,仍不敢说出半个‘非’字;甚至盛倡其‘学问要新道德要旧’的谬说,‘道德要旧’就是‘道德要从孔子’的变语”。又说:“郁郁做二千年偶像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的。”毛泽东在五四运动之后,对孔孟学说采取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的吸收”的科学态度。

  1920年4月,毛泽东由北京南下上海,路过山东,他特意中途下车去寻访孔子的故乡。他后来回忆说:“我在曲阜停了一下,去看孔子的墓,我看到了孔子的弟子濯足的那条小溪和孔子幼年所住的小镇。在有历史意义的孔庙附近有一棵有名的树,相传是孔子栽种的,我也看到了。我还在孔子的一个著名弟子颜回住过的河边停留了一下,并且看到了孟子的出生地。”

  毛泽东在他的四卷本“毛选”中,也不乏引用或化用《论语》等书的句子。在著名的词篇《水调歌头.游泳》中,毛泽东豪迈地写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里的“子”就是孔子。

 

 

来源:毛泽东遗物故事

编辑:刘峻辰

阅读下一篇

返回韶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