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书求知篇:给表兄文咏昌的还书便条

来源:毛泽东遗物事典 编辑:刘峻辰 2019-06-25 10:10:21
红色韶山
—分享—

  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展室里,我们能看到一张1915年2月24日毛泽东给表兄文咏昌的还书便条,这张便条是用毛笔写的,全文如下:

  “咏昌先生:书十一本,内《盛世危言》失布匣,《新民丛报》损去首叶,抱歉之至,尚希原谅。泽东敬白。正月十一日”。

  这张便条现已成为珍贵的遗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少年毛泽东读书的缩影。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时,曾几次提到《盛世危言》和《新民丛报》给予他的影响。他说:“我十三岁时,终于离开了小学堂,开始整天在地里帮长工干活,白天做一个全劳力的活,晚上替父亲记账。尽管这样,我还是继续读书,如饥似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的一切书籍,经书除外。这教我父亲很生气,他希望我熟读经书,尤其是在一次打官司时,由于对方在法庭上很恰当地引经据典,使他败诉之后,更是这样了。我常常在深夜里把我屋子的窗户遮起,好使父亲看不见灯光。就这样我读了一本叫做《盛世危言》的书,这本书我非常喜欢。作者是一位老派改良主义学者,以为中国之所以弱,在于缺乏西洋的器械——铁路、电话、电报、轮船,所以想把这些东西引入中国。《盛世危言》激起我想要恢复学业的愿望。我也逐渐讨厌田间劳动了。不消说,我父亲是反对这件事的。为此我们发生了争吵,最后我从家里跑了。”“我无心读古文,当时我正在读表兄送给我的两本书,讲的是康有为的变法运动。一本是《新民丛报》,是梁启超编的。这两本书我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出来。我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也非常感谢我的表兄。”

  《盛世危言》是广东人郑观应前后花30年心血写成的,1893年出版,辗转翻刻达十余万部。书的中心思想是:“富强救国”。郑观应在书中倾吐了许多促人警醒的“危言”,列举了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抨击了清政府的顽固保守、政治腐败和种种弊害,要求改革图强。他呼吁向西方学习,一方面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工艺制造,另一方面学习西方关于政教社会等学说,从政治上进行改良。郑观应在自序中说:“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讲农学,利水道,化瘠土为良田,使地尽其利。造铁路,设电线,薄税敛,侏商务,使物畅其流。??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移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因此,他主张中国开议院,制宪法,仿行西方君主立宪制度。并提出办报纸,开学堂,提高民族文化,主张既要讲武备,对付外国资本主义的“兵战”,更应开矿山,修铁路,扶植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同西方国家展开“商战”。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振兴中华,抵抗外侮。

  这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前,中国早期改良主义的变法主张。经过1898年的戊戌变法和1900年的自立军起义的失败,已宣告此路不通。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主张已经成为思想主流。但是对于僻处山村的毛泽东来说,却是全新的,闻所未闻的。毛泽东非常喜欢这本书,以至读了多遍,他被书中所描述的兴旺前景和作者的爱国热忱所振奋。他觉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动大众,贫弱多难的国家,只有按这本书里提的主张才能拯救。认为这本书比四书五经有用得多。从此毛泽东便开始注意阅读那些介绍新学,呼吁救亡图存的时务文章。

  《新民丛报》于1902年创刊于日本横滨,由梁启超主编,初期连载过梁的《新民说》。其宗旨为广泛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自然科学和学术文化知识,宣传维新,抨击清廷顽固派,对当时思想界产生过巨大影响。1903年后,因坚持立宪保皇,反对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受到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批判。1907年停刊。虽然毛泽东读时已是多年前的旧杂志了,但是无论是内容还是从文体上看。对他来说仍然令其耳目一新。

  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保存了一本当年毛泽东读过的《新民丛报》第4号,其中刊载了梁启超《新民说》第6节“论国家思想”。文中解说了“国家”和“朝廷”两个概念的差异。梁启超说;“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而握朝廷之权者,则事务所之总办也。国家如一村市,朝廷则村市之会馆;而握朝廷之权者,则会馆之值理也。”“两者性质不同,而其大小轻重自不可相越。故法王路易十四‘朕即国家也’,一语,至今以为大逆不道,欧美五尺童子闻之莫不唾骂焉。”“夫国之不可以无朝廷,固也,故常推爱国之心以爱及朝廷,是亦爱人及屋爱屋及乌之意云尔。若夫以乌为屋也,以屋为人也,以爱屋爱乌为即爱人也,浸假爱乌而忘其屋,爱屋而忘其人也,欲不为之病狂,不可得也。固有国家思想者,亦爱朝廷。而爱朝廷者未必皆有国家思想。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蝥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在梁启超这段文字旁边,毛泽东批了一段话,发挥了梁启超的思想。批语说:“正式而成立者,立宪之国家也。宪法为人民所制定,君主为人民所推戴。不以正式而成立者,专制之国家也,法令由君主所制定,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者。前者,如现今之英日诸国;后者,如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也。”尽管毛泽东的思想没有超出梁启超原文的范围,但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农村少年,能够如此理解和接受这些思想,也是难能可贵的。这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毛泽东对政治见解最早的文字记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在读《新民丛报》的时候,就在思考着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关于毛泽东这段批语的时间,过去人们都认定为是1910年下半年的事,通观全书批注,似可否定,因批注中还有涉及后一两年事的内容。

  通过读《新民丛报》和梁启超等人的文章,尤其是梁启超笔端凝结的那一腔救国救民的热情令毛泽东十分感动,因此,这时的毛泽东十分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梁启超号任公,毛泽东早年还用“子任”作过笔名。

  《盛世危言》和《新民丛报》是毛泽东早年读过的。那时韶山冲里的读书人很少,且读书人家的藏书也极有限,差不多都让毛泽东读完了。他想读更多的书,就翻山越岭往返几十华里,到外婆家去,向舅舅和表哥们借书。毛泽东向表兄文咏昌借书时,文咏昌极为慎重。他说:“相公借书,老虎借猪,所以要先打条子后拿书!”因而毛泽东借书有借条,还书有便条,毛泽东还常常把卷了角的书放在凳子上,或用手小心地压平,或用屁股坐平,然后“完璧归赵”。1915年寒假,毛泽东回家过春节,来到外祖母家,向八舅父母拜年,顺便向文咏昌归还他所借的书报,于是便有了开头的还书便条。

  郑观应等人的著作,大大拓宽了毛泽东的眼界,激起了他复学的愿望。本来,毛泽东16岁的时候,父亲要送他到湘潭县城一家米店当学徒。但是已初具爱国思想的毛泽东,继续求学的愿望更加迫切。恰好在这时,表兄文咏昌告诉他,湘乡有一所新式学堂,注重西方新学,教学方法也是很“维新”的。胸怀救国救民志向的毛泽东,被这个新式学堂吸引住了,他决心违抗父命,去那里求学。

  为了说服固执的父亲,毛泽东在母亲的支持下,请来了八舅文玉钦、堂叔毛麓钟、表兄王季范等人到家相劝,为他说情。大家众口一词,都说毛泽东聪明好学,若是进了洋学堂,日后定有大出息,可以比做米生意赚更多的钱。父亲毛顺生经过劝说,认为这也许是一件名利双收的好事,便改变了主意,赞同了大家的意见。毛泽东的愿望实现了。

  1910年秋天,毛泽东离开了风气闭塞的韶山冲,到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就读东山小学是毛泽东早年的一大转折,不仅使他长了知识,还使他大大开阔了眼界,使其在与闭塞的韶山冲的对比中更加向往外面的世界。正是在这种向往的驱使下,他投身到了现代中国的历史洪流中,可见,《盛世危言》等在毛泽东的人生历史上是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难怪几十年后,毛泽东仍对其念念不忘。

来源:毛泽东遗物事典

编辑:刘峻辰

阅读下一篇

返回韶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