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强身怡情篇:生前赏识的现代京剧唱片

来源:毛泽东遗物事典 编辑:刘峻辰 2019-06-25 10:15:45
红色韶山
—分享—

  毛泽东迷恋京剧艺术,到晚年甚至直接倡导了一场“京剧革命”,产生了现代京剧。其得失成败尚待后人评说,但无论如何,毛泽东倡导的这场“京剧革命”称得上是一次文化“探险”工程,也是一次“旧瓶装新酒”的大胆尝试。毛泽东遗物中,有较完整的现代京剧唱片资料,包括《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等广为人知的样板剧目。睹物思人,睹物思人,这些遗物作为生动的实体见证,铭记着它们的主人与现代京剧的神交苦恋和历史渊源。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从抗战的要求出发,提出一切文艺样式都应该体现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内容,只要对抗战有利,“新瓶新酒,旧瓶新酒都可以。”1938年4月28日,毛泽东在“鲁艺”的讲话中特别提到:在旧戏中也要加上抗敌和民族英雄的故事。次年4月参加边区工人代表大会的晚会上谈到戏曲内容太旧时,又说:“如果加进抗日内容,就成了革命的戏了。”在其倡导下,边区“文协”筹办了以利用旧形式,改进民间传统戏曲为宗旨的“民族娱乐改进会。”

  旧瓶装新酒,无疑是毛泽东关于戏曲改革的最初思路。建国初期的1951年4月,毛泽东在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所作的题词,则把最初的思路提炼到“推陈出新”的理论高度。基于这样的文化观念,毛泽东晚年倡导了一场震撼神州的“京剧革命”。

  “京剧革命”一开始,毛泽东便主张以现实生活和工农兵形象代替传统京剧中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牛鬼蛇神三大题材内容,在内容上彻底更新。与此同时,他又强调尊重京剧本身的艺术规律,对台步,对韵白,对唱腔,对水袖,对脸谱,以及锣鼓点,京胡声等京剧形式“基本上要保留”。70年代,他在湖南看了一出戏后说,京剧本来的风格,唱腔,要保留百分之七十,京剧要象京剧,老同志要带好新同志。所谓“要保留百分之七十”,就意味着百分之三十可以更新,一成不变是不行的。毛泽东对此也是有感而发。1960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有个人与毛泽东谈话时,收音机里播放着京剧唱段,毛泽东问他能否听懂,他摇摇头,并说曾在看旧戏时睡着了。毛泽东接着说:看,你们有文化的人都听不懂,广大群众就更没有法子听了,要改革。

  但是,“京剧革命”并没有完全按照毛泽东所设定的模式而展开。特别是由于江青、柯庆施之流的鼓噪,“京剧革命”很快发展到对声腔动作、服装道具等艺术形式的彻底“革命”,现代京剧也摇身一变而为“样板戏”。所谓“样板”,从创作角度讲,恰恰是戏曲形式成了“样板”。对于戏改走人“样板”一途,毛泽东陷入两难评价。他对江青之流搞样板戏唯我独尊的做法,是不满意的。在1972年7月30日接见《龙江颂》剧组有关人员时,他明确提出:现在的戏太少了,只有几个京剧,看来,还是要说话。说人家演样板戏是反样板戏,不要那么讲。1969年秋天在杭州接见浙江文艺界人士,有人提到是江青创造了样板戏,他却说:不是,戏原来就有,是文艺工作者的劳动成果。

  1964年6月5日至7月31日,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在此期间,毛泽东先后看了《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等剧目,有的在以后又再看过,几乎对每一种剧目都发表了观感。

  1964年7月17日,毛泽东观看了《智取威虎山》。他认为反面人物的戏太重,要加强正面人物的唱,不要把杨子荣搞成孤胆英雄,他还建议将杨子荣“打虎上山”唱词中“迎来春天换人间”的“春天”改为“春色”。1969年6月,江青、姚文元曾特别召开会议,宣称《智取威虎山》与小说《林海雪原》有“质的区别”,要改名。改名是“质的飞跃”,于是将“威虎山”改成“飞谷山”,杨子荣改成“梁志彤”,忙了一阵,被毛泽东发现后予以制止了。

  同年7月23日,毛泽东看了京剧现代戏《芦荡火种》,很高兴。他指出胡传魁、阿庆嫂,刁德一塑造得好,兵的形象不够丰满。指导员的音乐形象不成功。这个戏的风格,后边是闹剧,戏是两截。他建议秘密工作要和武装斗争相结合,戏名还是叫《沙家浜》好,事情都出在这里嘛!他还指出,不要亮相是不对的,指导员和兵一起,没亮相,开打是符合中国人民的斗争生活的。

  1964年8月10晚,在北戴河,毛泽东观看了山东省京剧团演出的京剧现代戏《奇袭白虎团》,在整个演出中,毛泽东兴致很高、当听到剧中人严伟才说,“我们必须用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这叫做谈谈打打,打打谈谈”时,毛泽东笑了,说:“这些话不都是我讲的吗?”毛泽东希望这个戏修改时要做到“声情并茂”。

  隔了一天,8月12日,毛泽东观看了山东淄博、青岛京剧团合演的《红嫂》,同样非常高兴。最后,有同志请示他还上不上台接见演员时,他爽朗地说:“省里剧团我上了台,地区来的怎能不上呢?上!”此外,他还特意招呼:“你们团还有没来的人吗?”有人回答:“还有几个道具工人。”毛泽东说:“来,都叫来,见见面嘛!”剧团里的人兴奋得一夜未合眼。一天,李讷到剧组去玩,演员们问她。“毛主席喜欢不喜欢我们的戏?”李讷微微一笑:“我听爸爸讲,山东一下子出了两个好戏,不简单。”

  1964年11月6日晚,在中南海小礼堂,毛泽东观看中国京剧院一团演出的《红灯记》。新华社摄影记者江宁生,那天专摄毛泽东观戏过程中的镜头。据他后来回忆说:“那天晚上,我基本上没看戏,一直观察毛主席的表情。大幕一拉开,他老人家就聚精会神地看起来。演到说家史和刑场那两场戏,我还看到毛泽东眼角上渗出了泪水。中间休息时,大家请毛主席去休息室坐坐,他好像还沉浸在剧情中,轻轻地摇摇头说:‘你们休息吧……’,这是我离毛泽东最近的一次,深深感到他老人家感情非常丰富。二十多年了,我始终忘不了这一幕。”

  毛泽东不喜欢单纯的悲剧,他乐于在剧烈的戏剧冲突中看到昂然奋发的战斗精神和富于光明前景的未来。关于《红灯记》他曾说过:我原想李玉和一家三口都不要死,否则看了太悲,但那时的情况又确实如此,敌人对我们太惨,很厉害,都改掉了可能不行。为此,他欣赏《沙家浜》,认为它讲斗争,但未死人,一般人爱看。他还为《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单人独马打入匪巢,后来栾平又跑上山来,差点把杨搞得十分担心,认为是人为的搞了些紧张。这些,都反映出毛泽东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的欣赏个性。

来源:毛泽东遗物事典

编辑:刘峻辰

阅读下一篇

返回韶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