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新闻网讯(全媒体记者 胡曦)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韶山市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们的努力,他们躬下身、沉下心,走遍了田间乡道,为韶山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今天让我们走进清溪镇花园村,一起来聆听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徐春芳的扶贫故事。
今年是徐春芳参加工作的第35个年头,也是她到清溪镇花园村工作的第2年,作为“70后”的她性格爽朗,做起事来干劲十足,不管走在村上哪个角落,都有人和她亲切地打招呼。
“这条路我闭着眼睛都会走,每个月都会走好几遍嘞,这26户贫困户随便你说哪个,什么情况,我都晓得。”徐春芳底气十足地说。
2018年7月,刚到村上工作时,徐春芳就遇到了与村民们不熟,工作难开展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她利用业余时间多次上门走访,了解他们的所需所难,帮大家解决困难,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将村上26户贫困户资料熟记于心。
在采访中,徐春芳告诉记者:“在这两年的帮扶里,让我最有成就感的是庞佑华家,不仅帮他家申请到了健康帮扶、危房改造,还进行了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让他家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走进庞佑华家中,映入眼帘的是路边盛开的小花和整洁的庭院,完全看不出这个家庭之前遭遇的困境。他家有三口人,庞佑华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并引发了耳聋;其妻子李军辉去年因结石病引起腰受伤,身体不好;其儿子在广东打工。巨额的医药费让他家难以负担,而在走访过程中,徐春芳还发现他家房屋因年久失修,屋面破损,一到下雨天就到处滴水。
为了解决他家的困难,徐春芳先是帮他家申请到了健康帮扶,减免了百分之九十的医药费;后经过多方奔跑、积极协调,又争取到2万5千元资金为其进行房屋修缮;同时,还帮李军辉争取到了社会公益性岗位,每月有数百元固定收入。
看到自家的变化,庞佑华激动地说:“以后我再也不用担心漏风漏雨的问题了,能帮儿子找对象啦,真的感谢!”
刚到花园村工作时,徐春芳对大伙说:“我是花园村一书记,大家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我。”在村上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为了兑现这份承诺,徐春芳兢兢业业,奔忙在扶贫一线,全心全意为困难群众纾难解困,成了大家的贴心人。
在每月的村级扶贫工作会议上,徐春芳都会再三叮嘱其他工作队员,要以帮扶对象的劳动力情况和家庭情况为切入点,深入了解贫困户的就业情况,针对贫困户的需求因户施策,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实现稳定就业不落一人。两年来,花园村通过“定制化”“保姆式”服务贫困群众,全村实现转移就业40人,其中安置公益性岗位3人,人均务工收入达每年2万元,为贫困户脱贫增收注入了动力,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不再返贫。
“作为广大驻村扶贫干部中的一员,帮助困难群众脱贫,只是第一步。我将继续努力,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乡亲们解决难题,兑现我的承诺,真正成为老百姓全面奔小康路上的贴心人。”徐春芳满怀憧憬地说。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放眼全市,和清溪镇花园村相似的故事正在各个村子里演绎着,一批批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员在扶贫战线上挥洒汗水、苦干实干,为夺取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作出贡献。
来源:韶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胡曦
编辑:田婉
本文为韶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