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融媒讯(通讯员 杨佳情)新乡贤是乡村社会的精英、经济发展的能人、乡风文明的引领者,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威信高、影响力大。清溪镇长湖村大胆探索,创新推行“乡贤+”赋能模式,把有品德、有党性、有能力的乡贤凝聚起来,转化为建设家乡、发展家乡、服务家乡的强劲动能,为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
做好“乡贤+党建引领”文章,成立组织、搭建平台,让乡村振兴“有高度”。长湖村把充分凝聚乡贤力量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有力载体,按照“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乡贤助力、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激活乡贤资源,汇集乡贤力量。该村组织乡贤成立了“爱乡会”,乡贤们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引导村民树立“自己家乡自己爱”的思想,做到群众的事情群众自己商量着办。引进、培育优秀乡土人才20余人,新乡贤“各展所长”,成为回乡创业助农增收的“引路人”、走村入户宣传政策的“传声筒”、协调矛盾调解纠纷的“和事佬”。该村非公经济人士郑亮和彭建平自愿为村道拓宽改造及美丽屋场建设“兜底”50余万元;爱心人士庞中荣为新塘组争取项目拓宽道路5公里,白改黑道路6公里.....众多新乡贤在带动村民致富、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断激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形成“人人是形象代言,处处是美丽环境”的良好氛围。
做好“乡贤+社会服务”文章,助力建设、化解难题,让乡村振兴“有温度”。长湖村利用乡贤有威望,并且人熟、地熟、村情熟等优势,打好乡贤温情服务“组合拳”。今年夏秋连续干旱,山塘水库干涸,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形势严峻。该村为破解难题,发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走出了“乡贤捐赠一点、村民自筹一点、村集体支持一点、政策奖补一点、上级争取一点”的“五个一”新路子,共计筹集资金150万元。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长湖村还提前打好“准备战”,利用秋冬农闲时间对长湖塘等9处山塘和水库进行清淤整修,工程完工后,70余亩水塘将“重焕活力”,所蓄积的水量可供周围大片农田灌溉之用,确保了农业正常生产。
做好“乡贤+产业发展”文章,发挥特长、吸引投资,让乡村振兴“有力度”。充分发挥“乡贤+”的资源优势,吸引和凝聚乡贤人士造福桑梓,助力乡村振兴。该村因地制宜,探索培育乡村旅游、红色研学、套种蔬菜等特色产业,新增长牛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新型经营主体60个。我省首届“最美新乡贤”黄祖示老将军,退休后立志“余生要帮助长湖村乡亲脱贫”,历年来,黄老带领村民陆续办过现代化奶牛场、养兔场、鱼场、蘑菇基地和休闲度假村,后来根据长湖村水质甘甜适合酿酒的特点,全身心投入到韶山冲酒厂的建设,引进先进酿酒技术,生产出了“韶山冲系列酒”,进一步巩固长湖村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质量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来源:韶山融媒体中心
作者:通讯员 杨佳情
编辑:周悦淳
本文为韶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