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融媒讯(通讯员 黎茜)近年来,韶山乡韶山村通过支部提优、党员提能、工作提档、服务提质四项举措,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村党委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红色堡垒。
推动支部提优。继承和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按照功能侧重调整优化党支部设置,村党委下设农村党支部、离退休党支部、两新党支部、流动党支部等四类党支部,实现“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开展党建联建活动,与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韶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通过党建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实现工作联动,近年来协同解决旅游设施优化、旅游秩序管理等问题13件次,有效提升了韶山旅游服务质量。坚持党建带群团组织建设,以党组织为核心紧紧团结妇女、青年、农民等群体,通过“荣誉值”“积分制”等制度,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旅游服务等各项中心工作中来,形成了“党建引领、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韶山村建立两新党组织:韶山村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党支部
推动党员提能。深入挖掘韶山村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修建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编印《毛主席光荣革命这一家》等教材,依托“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这一载体,采取邀请老党员上党课、身边党员微宣讲、观看红色教育片等形式进行党性教育,组织党员参加靶向治旅、环境治理等各项实践活动,以常学常新的红色课堂,让党员在一线培养、到一线锻炼、从一线成长,全面提升党员综合素能。目前,韶山村致富带头人中党员比例达77%。
“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中党员上台讲述红色故事
党员在红色阵地李氏祠堂开展宣讲
推动工作提档。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理念,将党建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壮大村集体经济上,通过“村党组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助力红色旅游、文化创意、红色研学以及现代农业等业态竞相发展,2023年,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81万元,村民参与旅游业的比例也超70%。在基层治理上,全面推行“片长-组长-邻长”工作,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今年来,共收集解决如污水处理、路灯维修、地界协商等问题68个。许多问题从反馈到解决仅用1天时间,受到群众纷纷点赞,该村也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在环境整治上,由党员带头、先行示范,打造美丽屋场3个、美丽庭院200余个,获评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
片长召开经营户座谈会,宣传动员“靶向治旅”工作
推动服务提质。围绕群众所呼,以党员为主体、带动群众参与,打造服务平台、开展服务活动。在核心景区各售票点、停车场、党员个体门店等处设党员服务驿站,将其建设成为接受游客群众求助、彰显党员为民服务风范、锻炼党员服务群众能力的平台。2023年累计服务群众及游客89万人,韶山村获评湖南省最佳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对党员门店、民宿等商户登记造册、集中管理。结合商户诚信经营、环境维护、游客评价等实际情况,评定党员示范门店,建立党员带头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去年以来,韶山村共评定36家党员示范门店。以党员为主体,团结各类专业特长的村民,建设政策理论宣讲、治安巡逻防控、文艺宣传等多支志愿服务队,服务村级中心工作、服务村民群众。服务队每年为约200万游客提供免费茶水、旅游咨询等志愿服务,受到了来韶游客的一致好评。
到门店开展党员示范店评定工作
党员服务队在红色景点开展清杂工作
来源:韶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黎茜
编辑:罗帆
本文为韶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