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杨林乡:风雨同舟 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底线

来源:韶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午龙 谭博文 编辑:谢茂丰 2024-07-01 16:29:21
红色韶山
—分享—

韶山融媒讯(通讯员 周午龙 谭博文)6月24日以来,杨林乡经历了一轮强降雨天气,短期降雨量突破了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最大值。杨林乡闻“汛”而动,应“汛”而为,争分夺秒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深入一线,构筑坚固屏障

????????.png


查看受灾房屋情况


“谢谢你们专门来看我,我很好,你们放心,有事我会打电话给你们”。石屏村一位80多岁的独居老人激动地对冒着大雨前来他们家走访的网格干部蒋晓说道。面对突来的强降雨天气,杨林乡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了防汛工作部署会议,号召全体乡、村干部下沉一线,全面开展防汛及安全宣传。“下雨路滑,您老尽量不要出门,有什么事情就给我们打电话……”团田村驻村一书记钟锋耐心提醒村民。乡村干部全部下沉到7个村42个网格开展走访,重点针对独居老人、五保户、危房住户、种养殖户等开展宣传,提醒群众注意安全,每天定期查看隐患,有险情第一时间联系村组干部,并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参与,齐心协力抗击汛情,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预警为号,守护生命安宁


????????.png


紧急转移受灾群众


“你家屋后山出现冒水,怕要出事,要赶紧撤离!”杨林村毛超在走访中发现彭风长家后山涌现大量浑浊的泥水,意识到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立即向该户村民示警,并帮助其紧急转移避险。约5分钟后,泥石流猛烈袭来,彭风长家门窗和地坪护栏瞬间被冲毁。无独有偶,云源村汤志军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唐继强家屋后有塌方,赶紧背起90多岁行动不便的老人,帮助他们一家三口转移,在转移的路上,屋后山体出现大量坍塌。“多亏汤书记他们,我本来还没打算走……”唐继强激动地说。暴雨期间,杨林乡乡、村干部紧盯地质灾害点、山塘、水库、河道等重点部位,对切坡建房户、独居老人,老旧房屋等重点户进行全覆盖排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有风险的一律转移,共拆除老旧房屋2间避险,转移安置受灾群众29户69人,很多隐患因为发现及时、转移果断,成功避免了人员伤亡。

交通管控,确保安全畅行

持续降雨导致杨林河、云白河水量暴涨,清云线杨林村矮桥咀至双和村汤家组路段被淹,路面积水最深处达40厘米,道路不能通行;清云线云源村路段约10余处路面被淹,涉及云源、双和、杨林三个村,影响上百户村民的出行和安全。接到汛情后,乡安监站立即组织村干部采取措施,对以上路段进行临时管控,设置安全警示提醒牌,拉好警示线,并安排辅警、交通劝导员、志愿者值守。等到云白河水位减退后,组织人员对道路进行及时清理,排除障碍和安全隐患后,撤销了警示线和提示牌,清云线全线道路恢复畅通。暴雨防汛期间,杨林乡各村路长、交通“两站两员”积极履行职责,对乡村道路开展隐患巡查,累计清理阻碍道路交通的泥石树木21处,对34余处水淹道路进行了临时管控,保障了道路交通安全。

生产自救,重塑田野上的希望


????????.png


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老毛,您的早稻大部分处于灌浆期,对产量影响不是很大。”6月26日上午,杨林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技术骨干黄秋冬和新选派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周午龙在韶山市毛氏种养合作社的水稻种植田查看农作物情况。他们认真查看了5个片区约400亩水稻的禾苗生长、洪涝受灾情况,提供了粮食生产洪涝灾害后的技术性指导意见。杨林乡是农业乡镇,以生产水稻、经济作物为主,2024年按要求落实好了水稻种植面积,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目前双和村、白翎村已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据统计,此次杨林乡农作物洪涝面积约4000余亩。暴雨过后,该乡迅速派出专业技术人员等实地查看农作物种植情况,面对面指导农业生产,提供实操技术意见,帮助村民通过采取开沟控水、及时追肥、防治病虫害等举措,做好农田渍涝防灾减灾工作,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来源:韶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午龙 谭博文

编辑:谢茂丰

本文链接:https://www.ssxw.net/content/646841/83/1405408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韶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