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融媒讯(通讯员 林丹婷 王子伦 赵晨媛)为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在乡村地区的普及路径与挑战,助力乡村儿童拥抱科技浪潮,7月10日至11日,上海交通大学“AI进山记—乡村儿童人工智能接触与挑战”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来到韶山市杨林乡,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与老师合影留念(赵晨媛供图)
实践团首先深入各阶层调研了支持乡村儿童科技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大家对实践团服务社会、科技报国的理想纷纷给予肯定和支持,希望一起为优化乡村科技教育资源、共筑乡村科教梦贡献力量。
在杨林乡政府,实践团为当地60名留守儿童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AI启蒙课堂”。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及其对未来生活的深远影响。实践团成员们通过互动演示、趣味问答和简单的AI体验环节,将看似高深的AI技术以孩子们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踊跃参与,反响热烈。
授课活动结束后,实践团随即展开了调研工作。通过向参与儿童发放问卷,实践团系统收集了孩子们对AI的认知程度、学习兴趣、接触障碍以及对未来科技教育的期望等一手数据。同时,实践团还重点访谈了10名具有代表性的留守儿童,倾听他们的个人故事、学习环境和对科技发展的真实想法,为实践团全面分析乡村儿童在接触AI过程中面临的独特挑战、评估现有社会支持体系的有效性以及探索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提供了坚实而多维度的依据。
此次“AI进山记”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播,更是一次与乡村的深情对话。实践团通过课堂实践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将前沿的AI知识种子播撒在乡村孩子心中,更深入洞察了乡村人工智能教育的现实图景、迫切需求以及构建有效支持网络的关键要素,为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动教育公平贡献交大智慧。
(一审:谢茂丰 二审:刘湘利 三审:李霓)
来源:韶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林丹婷 王子伦 赵晨媛
编辑:覃磊
本文为韶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