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韶润村24小时图书馆:乡村红色灯塔 照亮振兴之路

来源:韶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煌 编辑:王开颜 2025-09-11 02:16:04
红色韶山
—分享—

韶山融媒讯(全媒体记者 张煌 通讯员 王雅凌)在韶山乡韶润村,一座全天候开放的图书馆正悄然改变着该村的文化生态。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现代化的服务模式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这座图书馆已成为当地村民和广大游客青睐的文化驿站,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精神动力。

2b1dcdfe48289e11c4cf3d52e5585b8e.jpg

智慧便民,服务“不打烊”

这座24小时图书馆坐落于韶山游客换乘中心附近,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广,有效覆盖周边村民、城镇居民及景区游客。馆内环境明亮温馨,配备齐全的书架、阅览座席、空调及免费无线网络,更引入了智能借还书一体机,实现办证、借阅、归还全流程自助服务。其“随时开放、随时阅读”的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该馆年均服务读者超万人次,被当地群众誉为“家门口的深夜书房”。

资源精准,书香“沁心田”

在资源建设方面,该图书馆紧密结合乡村实际和读者需求,精心遴选万余册图书,内容涵盖农业科技、文学历史、社会科学、少儿读物等多个门类。特别设立了红色文化专区,集中陈列毛泽东著作、党史文献、革命历史等相关书籍,成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平台。农民在此寻找种养殖技术,学生前来自习研读,儿童在绘本区享受阅读乐趣,不同群体均能在此找到所需资源,使图书馆真正成为集教育、学习、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空间。

活动赋能,文化“活起来”

除了静态阅览,该馆还积极策划组织各类文化体验活动,增强互动性与吸引力。例如开展非遗剪纸体验课,邀请传承人现场教学,吸引众多中小学生参与;举办红色主题读书会、革命故事分享会,推动红色文化深入人心。同时,图书馆还作为集体观看国家重大活动的场地,村干部与村民共同见证国家盛事,进一步强化了乡村凝聚力和家国情怀。通过这些动态文化供给,图书馆成功实现了从传统阅览空间向现代文化课堂的转型。

文旅融合,发展“添动能”

为充分发挥其毗邻红色景区的区位优势,图书馆巧妙融入韶山旅游服务网络,延伸游客体验链条。不少游客白天参观革命旧址,夜晚来到图书馆静心阅读红色经典,感受文化氛围。这种“红色旅游+文化阅读”的新模式,丰富了游客的夜间文化生活,有效拉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消费业态,促进了文旅融合与地方经济发展。

韶润村24小时图书馆通过现代化设施、精准化资源与多元化活动,成功打造出一个兼具人气与温情的红色文化空间。它既是村民汲取知识、陶冶情操的精神家园,也是游客了解韶山、体验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更成为推动文化惠民、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这座永不熄灭的“文化灯塔”,正以其温暖而持久的光芒,照亮韶山乡的夜晚,也照亮乡村振兴的前行之路。

来源:韶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煌

编辑:王开颜

本文链接:https://www.ssxw.net/content/646943/54/1527027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韶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