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明时评】 减盐减油,打赢“健康保卫战”

来源:韶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庞新梅 编辑:王开颜 2025-08-12 17:42:32
红色韶山
—分享—

韶山融媒讯(通讯员 庞新梅)日前,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在长沙举行“减盐减油”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倡导大家“少吃一勺盐、少放半勺油”,打赢“健康保卫战”。这场以“减盐减油”为突破口,以新湘菜营养提升行动为载体的饮食革命,不仅是对慢性病高发态势的精准回应,更是健康中国建设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地的生动实践。

“减盐减油”是将健康中国战略细化为可操作的民生工程。众所周知,高盐(钠)和高油(脂肪)的饮食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要诱因。传统湘菜口味偏重,讲究“咸辣鲜香”,大饱口福的背后,是湖南人日均盐摄入量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的2倍,油摄入量超64%的健康隐患现实。“吃得香”藏着“吃得险”,“重口味”饮食习惯直接导致慢性病井喷式增长,湖南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早发率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个百分点,健康危机迫在眉睫,饮食革命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出台《湖南省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推行“减盐减油”专项行动计划(2025—2027年)》,将“减盐减油”上升为省级战略,通过三年行动计划构建“预防—治疗—康复”全链条管理体系,直指健康中国建设的核心痛点。

“减盐减油”是从厨房到政策的全域创新。日前,湖南省商务厅联动省餐饮行业协会等6家机构发布了《健康湘菜倡议书》,1000余家餐饮企业积极响应,主动从合理使用调味品、加强菜品研发等十个方面进行改良。同时,联合省市场监管局成立省湘菜产业链标委会,计划年内制修订2至6项健康新湘菜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让健康的要求看得见、品得到、可执行。如,明确东安鸡盐含量≤1.5克/100克、剁椒鱼头油用量≤8克/份等28项量化指标。在长沙火宫殿试点中,改良版“毛氏红烧肉”通过控制炖煮时间与油温,使脂肪含量降低40%,顾客满意度达92%。这种“传统不减味、健康有标准”的创新,正在重塑湘菜文化基因。同时,在机关、学校、医院等场所推行的“健康三件套”(限盐勺、控油壶、营养指南)已覆盖12万机构。湘雅医院职工食堂的实践颇具代表性:通过智能餐盘识别系统,实时显示菜品盐油含量;设置“红黄绿”三色标识,引导职工选择低盐菜品。试点三个月后,职工日均盐摄入量从9.8克降至6.2克,高血压新发病例减少31%。

“减盐减油”是用系统思维破解改革难题。湖南突破“就医论医”的局限,构建“医防融合”体系。在株洲市天元区,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制定“盐油管理档案”,结合医保支付改革,对达标者给予体检费用减免。这种“治疗—预防—保障”协同机制,使区域慢性病住院率下降18%,印证了健康中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面对“无辣不欢”的饮食传统,通过“健康百家宴”等活动实现文化破局。在岳阳楼区,社区组织“低盐厨神大赛”,将洞庭湖鲜与健康理念结合,开发出“柠檬蒸鱼”“香草烤鸭”等36道新派湘菜。这种“守正创新”的实践,解决了健康倡导与文化认同的矛盾。同时,“政府引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的推广机制,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可持续的动力。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健康中国建设已进入深水区。当每个家庭的厨房开始计量盐油,当每个医院的餐盘能够“说话”,当大数据精准指导饮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慢性病发病率的下降,更是一个国家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哲学。这场始于餐桌的革命,终将汇聚成推动民族复兴的健康力量,让我们在“减盐减油”中,收获“增寿增福”的幸福人生。

(一审:谢茂丰 二审:刘湘利 三审:李霓)

来源:韶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庞新梅

编辑:王开颜

本文链接:https://www.ssxw.net/content/646942/56/1519562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韶山新闻网首页